第4章 天师渡厄1(1 / 2)

关于宋国明出生那天发生的怪事,后来被满村的妇孺传得沸沸扬扬,每一个初听到这个传言的乡亲,无不被吓得目瞪口呆,又不免觉得滑稽荒唐。传言里宋狗命一出生,便得了一种叫猪毛风的怪病,这怪病让小娃娃生的一身黑毛,眼睛还冒着幽幽的绿光,说是宋狗命出生时,恰巧有一位道士路过村口,老远就看见宋狗命家院子上空一股妖气冲天而起,得亏那道士神通广大,二话不说冲到他家里,用符咒点了一把火燎去了他身上的黑毛,用香灰把他的眼睛点成了黑色,这才使现在的宋狗命有了一点人样,以至于打从宋狗命记事以来,他就觉得乡亲们总是用异样的眼光看他。而至于他乳名为什么叫宋狗命,出生那天到底又发生了什么呢?

话说那是1958年 戊戌狗年 四月二十 这一天黄历上写的是诸事不宜 。天刚擦黑的时候,山东蒙阴县城北面的福山村,来了位卖老鼠药的游方郎中,这一年"除四害"运动正在这片红色土地上轰轰烈烈的开展着,整个社会都动员起来,坚决要把苍蝇、蚊子、老鼠等害虫消灭个干净。在那个把水泥火柴叫做洋灰洋火的年代,国内物资极度匮乏,又大兴崇洋媚外的风气,便少有人找中医瞧病。这郎中硬是给自己找了另一门出路,他从山上薅一些不知名的野草在破陶烂瓦罐里硬是熬制出一些能够毒死老鼠的药膏,平日里便靠走南闯北,游街串巷,卖老鼠药赚些小钱勉强糊口度日。

这天傍晚那位游方卖药的郎中走到福山村口,看见有棵碗口粗的榆树上,贴了一张明晃晃的黄纸,上面写了

“天灵灵,地灵灵,我家有个夜哭郎,行人君子念一遍,一觉睡到大天亮。”

那游方郎中看到这张纸不由得咧起干巴巴的嘴角笑了起来。看来今天晚上有住处啦!虽然游方郎中漂泊多年,过惯了以天为被,以地为床的日子,但是这初夏 季节里,野外蚊虫叮咬之苦着实让人有些难受。他自信治疗小儿夜哭还是颇有心得,为了表示感谢,那人家肯定会留下自己住宿,好吃好喝的招待。说不定遇上家境殷实的人家,还能吃上一顿大鱼大肉,想到这里,便加快脚步往村子里走去。

福山村村西头老宋家院子里,宋增福老汉正抱着怀里两岁的孙女焦急着来回踱步,这几天,她的小孙女每天晚上都哭闹不止,无论怎么哄都无济于事,直哭的小脸涨红,像是要喘不过气来,还是不肯罢休.尤其是今晚,堂屋里正在分娩的儿媳妇因为疼痛发出撕心裂肺的喊声分外扎耳朵,这小孙女也跟着哭声更加厉害了些。在那个年月,女人生孩子通常是在自己家里的炕头上自然分娩,如果遇见难产,那可是要命的事情。

听着儿媳妇一阵阵凄惨的哭喊声,宋老汉心里直犯嘀咕:“我老宋家是造了什么孽呀,摊上这样的事情,已经过去两个小时了,如果再这样下去,恐怕大人连同还未出生的小孩,性命都要保不住了。”眼泪急得在眼眶里打转,却又无能为力,只能干着急。就在这时,他听到门外有敲门声。正是那郎中寻着哭声来到这院门口,正一手抓着破门板上的黑色铁环,叮叮哐哐地敲着。

宋老汉应了一声:“谁呀?” 边答应着边往门口走去,心想着是哪个邻居听见这大人小孩的哭喊声,过来关照一下。

“我是路过此地的一个游方郎中。”门外传来那郎中低沉略带沙哑的声音。

宋老汉听到是个郎中,不免紧赶两步, 心想着赶紧让郎中看看,说不定能给医治好,他顾不得半夜里这郎中是从哪里冒出来的,麻利拉开门栓,打开门,看见门外站着那人这副尊容,顿时像泄了气的皮球,这哪是什么郎中呀?镇上倒是有几个像他这样的流浪乞丐,宋增福老汉也是见怪不怪了。

那人见门敞开,也不客气,一股脑钻了进来,宋增福老汉怀里还抱着哭闹不止的小孙女,行动不便,下意识的向后踉跄着退了几步,这郎中跟宋老汉打上照面就盯着宋老汉的脸,端详了好一会儿,那仔细的劲头,仿佛要把老汉脸上每根毫毛都数个清楚,直盯的老汉心里发怵,不知做何是好。

不等老汉反应那郎中率先先开口说:“村口树上的黄纸,可是你家贴的?”

宋老汉有些尴尬的点了点头,回答道:“是的,每天晚上八九点钟左右,我家小孙女就开始闹,无论大人怎么哄都白搭。一直闹到第二天早上天快亮了才算完。”

这神秘的郎中借着月光四处打量了一下这方有些破败的小院,一边问道:“家里可还有吃的?”

宋老汉赶紧回答,“有的,有的”

心想这流浪汉倒也不客气,他匆忙抱着孙女走到东屋,端来一些窝头野菜,放在院子中间的石板上,有些拘谨的指着粗陶碗对流浪汉说:“先生,请别介意,不是啥下口的好东西”要是放在其他人身上,此时正赶上儿媳妇难产,怀里的小孙女又哭又闹,正闹得自己心急火燎呢,偏偏又遇上流浪汉上门来讨吃的,早就应该被不耐烦的哄了出去,但宋增福老汉虽一天书都没有读过,却是心软又热心的人,不仅没有撵人,还客客气气的拿来吃的。

流浪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