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五章 招贤令(2 / 3)

邓将军一个名分,廉庸都觉得不公平。

再者说,现在孟尝也不是一个靠打生打死搏出路的小人物了,多多少少都是在北海,乃至北疆,势力与伯爵无异的强势诸侯,唯一可能比不上伯爵的,可能就是缺少一个国号,目前的孟尝还没有那个资历,还差一爵。

但没有人会怀疑孟尝的未来会止步于男爵,未来封伯,乃至于封侯,那是极有可能的事情,如果出战的频率高一些,等到崇侯虎老了之后……

所以,继承人,早该提上日程。

针对邓婵玉的问题,孟尝有些纠结,他自己都不知道在纠结什么,只是内心还有着一份不安,可能,他并不如所有人想象中那么自信吧。

“再缓缓吧,至少……先等到北海安定下来,此事我知晓的。”

听到这话,廉庸喜上眉梢,能有个准确的时间都行,老夯货蹦蹦跳跳的就出了主府,连夜去敲造令家的大门。

乃翁心情甚好,诸君都起夜入个厕,俺睡不着,你们也别想好好睡。

处理政事比军务更麻烦,孟尝疲惫的躺下,脑海里看着进爵后的新图章:法天象地,孤零零的独立于其他图章体系之外,有点沉默。

好像,有点逻辑出现了,只是,还有待证实!

或许,立春之后再去一次北海,他应该就会明白一些事情。

…………………………………………

清晨时分,一脸疲倦的造令,幽怨的找来城中造师,下达着昨晚上廉庸将军所说的“头等大事”。

而众多的行商也踏着初现微霜的地面,向主府走去,嘴里还在对那位深夜叨扰的汉子抱怨个不停。

待人齐之时,孟尝早已在府内议事厅等候多时。

“诸君,清早叨扰,先为大家陪个不是,粗粝麦食配肉羹汤,诸位先食,垫一垫肚子,正事不急这一时,稍后再说。”

一碗热汤入肚,油盐味十足,汤汁中还有浮在表面的油花,一口下去,叫人舒服的吐出悠长的白气,驱散了冬的寒意。

几口麦食草草入肚,在座的行商们也对这位仁善的主君面色和善了许多,不似先前进屋时,还略有防备。

主君是一个和善的人,虽说是求助,但勒令之下,他们这些商人和行商还能拒绝不成但是一顿早食,便已表明了主君的态度,求人的姿态拿捏的死死的,礼仪上做到了最好的姿态。

“尝有一事,但求诸君协助,此事不难,只需各位在开年之后走至大江南北之时,协助孟尝将一份通令广而告之。”

“主君您太客气了,尽管吩咐,我等无用之人若有能襄助之处,自当鼎力支持于您。”

孟尝点了点头,手中抽出一份竹简,递给了辛评:“此份文书乃是孟尝所书招贤令,所需要求已列至此处,往后诸君行商之时不妨广而告之,告知四疆有志之士前来,助我孟地共襄盛世。”

“辛评,你与诸君细说一下。”

“诺!”

“北海孟氏男,诏于四疆群贤曰:自古受命王师以达地方中兴之主,曷尝不得贤人君子与之共治邦国者乎及其得贤也,曾不出闾巷,岂幸相遇哉上之人求取之耳。今天下尚有四夷,孟地初兴,此特求贤之急时也。”

“伊尹起于庖厨,甘盘发于小乙,今天下得无有被埋没奴仆之傅说乎又得无有隐于荒野而不得其志者乎”

“二三子其佐我明扬仄陋,唯才是举,凡天下有一技之长者,无出农桑、巧匠、学问、医师、药者、卜筮、练气者等十五阶人,可登新孟城三座黄金台,尽示其才,展其能任贤于孟,达者当举王事为孟氏男所荐于内服。”

“四海归来,群贤毕集,共襄大商盛世!”

众商贾、行商哗然,他们是商人,走南闯北这么些年,从未听过如此之事,孟氏男要发掘野人、奴隶和那些生民为官又或者是想要广纳天下贤良之人尽收北海孟地

初听有些大逆不道,但是孟氏男心中的胸襟与气魄,着实广大,让人不禁热血沸腾。

是啊,伊尹以前还只是一个庖厨,甘盘隐于野,可不就是野人吗至于傅说何人胥靡之徒也,此三者皆为殷商贤相名臣,他们可往殷商王事,天下能人义士何其多为何不能往孟地而事

若是能将这天下贤才都发掘到孟地来,那……

在座的诸位,基本都是孟地的行商,起源于此,身家性命皆在于此,如今战后的孟地欣欣向荣,前几日热血沸腾的凯旋仪式刚刚结束,这些人正愁区区薄酒难以为孟地奉献自己的一份热忱。

主君此时所托,让行商们兴奋不已,终于有了他们可以大展拳脚的时候。

“主君,此事甚是简单,不过传言四疆罢了,我等往年走南闯北,所听所言不知凡几,只是……主君如此高调,当恐崇侯与大王忌惮啊。”

“君不见,西周之姬伯侯乎”

有清醒者提言,众人纷纷醒悟,各抒己见,有支持暗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