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六章 虚虚实实(2 / 3)

钟吾以南的地形,这一批东鲁的诸侯臣子心中自然清楚,那就是一片打不过就钻进林子,逃入湖中的赖皮地貌,这也是为什么东鲁联盟一直拿不下东夷的原因。
其实从先前渡洪河的时候,孟尝就有直觉,这一仗不好打,东夷如泥鳅,滑不溜秋的,只要稍微有些不对劲,卖了队友就跑,对付这样的对手,需要高强度的运动战,又或者几倍于敌军的兵力合围,才能有一定效果。
如今看来,地利人和的优势几乎没有,不是打不赢,而是打赢了也没有价值,等朝歌掉头一走,对面又会呼啸而出,再次摁着东鲁爆锤。
“稷伯,为何如此自信,自己一定能胜?”
说话之人,正是徐国公子徐锆,似乎是抓到了孟尝语句里的核心问题,这位年轻的统帅有点自大啊,他所担忧的,是如何以小搏大,根本就不担心胜负的问题,真是狂妄啊。
孟尝看了一眼徐锆,面上是愁眉苦脸的样子,可心中却是稳下了一口气,徐国与徐夷,同姓同宗,他不清楚徐国究竟发生过什么样的变动,居然能东鲁人对徐国深信不疑,但正如东伯侯质疑孟尝一样,他也在质疑徐国。
换而言之,我们彼此不熟,你不知我心,我也不了解徐国的往事,这是一道隔阂与不信任,同时也正是有这一层原因,也导致了孟尝对徐国的猜疑。
这一次召集各位主将,除了商议,其实也是他想印证一番心中的猜想。
“徐公子可知孟某最擅长何等战法?”
“这……”徐锆冥思苦想,认真的回忆了一番稷伯成名以来的各种战绩,只是问的突然,一时之间他也摸不清这位主帅的语意,只能硬着头皮答道。
“极为擅长诡道矣!”
“是怎样的诡道?何为诡道?”
徐锆有些咂舌,大家都说稷伯擅诡道,可是好像从来没有人说过他到底是擅长个什么诡道,诡道又是个什么东西。如今稷伯一问,徐公子直接就懵了。
“对啊,什么是诡道?稷伯擅长什么呢?”
孟尝有些好笑,叶公好龙,天下那么多人研究他的战法与作战风格,都说他用兵如神,可是神在那里,让他们总结又说不出个子丑寅卯来,东鲁军团的战斗力,属实堪忧。
“孟某擅长绕后突袭,断粮道、堵后路,逼对方强行决战,徐公子可曾知道祝城伯是怎么死的吗?”
徐锆恍然大悟,右手握拳锤着左掌附和道:“对啊,刚刚稷伯问的突然,锆迷糊了,稷伯夺郓城,千里奔袭破沽城,收即城的故事,锆还曾听闻,果真是神兵天降,防不胜防!”
“所以,孟某想到一个绝佳的战术,不如派大军偷偷跨过大河分支,然后沿着泗水之下,绕过洪泽与密林,截断东夷的后路与粮道,然后大军层层逼近,关门打狗,诸位意下如何?”
众人沉默不已,这话不好接,换做常人,那肯定是冷嘲热讽,这都挑的什么破路,又是钻林子又是渡大河,费那么大力气孤军深入,光是在路上怕不是就要死一大批人,孤零零的空悬在敌后,一个不慎,怕不是也要全军覆没。
没有人愿意开口赞同,就连帝辛也有些狐疑的望着孟尝,真就是一招鲜,吃遍天?一点不换的把战术用老?
堂下一员青衣小将军出列,质问道:“稷伯擅长奇袭,可是这里是东鲁,对面是东夷。我们这里湖泊、森林众多,可不是后无退路的北海,就算您真的截断后路,他们躲入大泽,如之奈何?”
孟尝心头一沉,好小子,一眼道破此计的问题所在,还是有几分见识的,于是,坐在副座的稷伯,倨傲的指着这员年轻小将,不满的问道:“此等黄口小儿是何人?”
小将军大怒,自己好生提醒,这稷伯怎可恶语相向?这哪里是被传扬仁义贤君的表现,乍一眼望去,和一个少年得势的纨绔子弟一般。
“哼!吾乃东伯侯帐下,姜文焕是也。”
“嗷~~原来是东伯侯晚来得子的宝贝儿子,失敬失敬!”孟尝作恍然大悟状,立刻迎着自家大王那一脸的狐疑、错愕,大声斥骂道:“伱还只是公子罢了,打过几次仗?汝可曾听闻袁福通、苏护之名否?孟某手下亡魂有两位侯爵,姜小公子可有何值得称道的战绩吗?”
姜文焕气得牙痒痒,刚准备发怒,就见主座之上大王轻蔑的怒斥道:“放肆,你是何身份?居然敢对寡人的孟稷伯无礼!”
“姜伯侯,你就是这么管教儿子的吗?”
众人有些目瞪口呆,怎么好端端的议事,就变成了这般针锋相对的情况?这不是刚刚还在聊绕后的事吗?
众目睽睽之下,姜文焕憋屈的坐回位置,胸中压着一团怒火,双眼狠狠的盯着台前那个仁义无双的孟稷伯,他确实瞧不上这个同龄的年轻人,觉得世人误传,使竖子成名,只是怎么也没想到,理想与现实的差距竟然如此之大,稷伯怎么能是这样一个蛮横迂腐的小人呢?
只见孟尝一副小人得志便猖狂的模样,大声宣读着:“行了,我意已决,徐锆听令,尔等对于此地甚是了解,待会儿留下,与我商谈于我大商各军之中穿插指引之人,助我大军绕后奇袭。其他诸位,散了吧!”
主帅令已下达,姜文焕是一刻都不想多待,立刻气冲冲的离开,而年迈的姜桓楚则是递给帝辛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