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四章 北伯侯孟尝(2 / 3)

帝辛只是犹豫了片刻便将此事搁置,他才刚刚从河西一路狂奔回来,心里正憋着火,能不把崇应彪一刀砍了,就算是对崇侯的一种缅怀和尊敬。

“北疆不可一日为主,诸多事宜还需要有人主事,诸位可有推荐人选?”

重头戏来了,只见虢伯,穰伯互相对视一眼,然后由更为年长的虢伯说道:“若是崇侯之位空悬,臣认为如今的北疆只有一位侯爵,那便是滨州侯陶临符合承继伯侯之位。”

虢伯话音刚落,帝辛随手抓起几案上的酒爵砸在虢伯的头上,顿时这位年过半百,比邻曹州的虢国伯爵就裂开了额角,脸上一片血淋。

“大王,可是臣说错了什么?为何殴臣?”

帝辛露出鄙夷的目光,愤怒的看着这位老者,不屑的说道:“你不知道我刚从滨州回来吗?陶家小儿是做的很出色还是守土有功?整个滨州的疆土变成弹丸大小,大半个河西尽丧,寡人没有除他的爵就已经莫大的恩赐,伱还敢推举他?我看虢伯你既然已经脑昏眼花,不如提早退位,让族中聪慧之人继位,免得让虢国也被你败落啊!”

帝辛的话语极重,让虢伯面红耳赤,急忙想要上前解释,却是穰伯一把拉住了他,不停摇头,压低着声线耳语道。

“我的好大哥,你别上赶送命啊,没看来大王在等人推举孟稷伯吗?人家君臣要玩三辞三让,给孟稷伯造势,你可别冲动,去给人家做垫脚石。”

大厅之内显得有些沉默,无数人偷偷观望着孟稷伯,他们也算是品出了其中滋味,虢伯,穰伯心有不甘,只是摄于自身实力不敢自荐,明显大王在等孟稷伯主动开口索要伯侯之位,或者有人站出来做推举。

如今北疆这个烂样,除了孟稷伯能站出来接下重担,其他人谁上位,都压制不住其他同级别的诸侯。

孟尝心中叹气,他是真的不想做补锅匠,崇国实力够强吧,摁下葫芦浮起瓢,这几年一直在征战,不是打戎族就是和叛乱的诸侯兑子,他还想着安安静静的发育,等到人口起来之后,一步一步蚕食孟稷周边的国度,稳定而有效的推进自己的疆域。

承担伯侯之责,看似风光无限,其中责任便是有点以孟稷的底蕴,扶着整个北疆前行的意思,但是他也不愿意让其他人接下伯侯之位,不是因为善妒,他是单纯觉得,这些人连自己的国土都不一定守得住,没有实力硬拔高度,只能带着大家走进更深的深渊,一去不返。

感受着帝辛直勾勾的眼神,孟尝如何不懂大王的意思,于是也出列请辞道:“大王,臣年轻,资历不够,不敢担此大任。”

“你是大商的孟稷伯,自然要锐意进取,如果连你都不敢接这个位子,整个北疆还有谁能够服众?”

孟尝摇头,再次请辞道:“臣不敢得此赞誉,北疆英才还是很多的,这份担子着实沉重,臣怕自己力有不逮,误了北疆,误了大王的大事。”

虢伯擦着脸上的鲜血,急的汗水与血水混在一起不停的流淌着,心中更是不停的惊呼:‘你不要,给我啊,我愿意啊!!’

可是他不敢开口,大王钟意这个年轻人,孟稷伯的背后还站着澹台伯、燕伯,严格意义上来说,如今的辽东、河西也有孟稷国的将军活跃在其中,虢国的三五万甲士,远不够孟稷国塞牙缝。

拿不到是一回事,想不想拿又是另外一回事,虢伯眼中有火气,只能愤怒的瞪着死死抓住自己的穰伯,好似在责怪队友不给力,都不知道助攻一把。

此时气氛有些微妙,澹台钰上前打着圆场,对着孟尝说道:“孟稷伯何必把所有的重担都挑在自己的肩上?北疆一荣俱荣,一损俱损,若是你成为伯侯,我们都将听从您的号召,如何能让孟稷伯您独自一人承担所有?”

言罢,澹台钰拜伏在帝辛身前大声唱喏道:“澹台港愿尊孟稷伯为北伯侯!愿与孟稷国共进退!”

“燕城愿尊孟稷伯为北伯侯!”

“辽东愿尊孟稷伯为北伯侯!”

“……”

此起彼伏的唱喏响彻整个侯府,梅武看着眼前的年轻人,心中感慨万千,随即与方氏、武氏相对一眼后,起身出列。

“崇国愿尊孟稷伯为北伯侯!”

剩下的诸侯邦伯纷纷凛然,曾经的老大哥都拜倒了,他们还有什么可以坚持的呢?

于是,剩下的人流纷纷跟着拜倒:“愿尊孟稷伯为北伯侯。”

就连一直不甘屈服的虢伯和穰伯此刻都有些哀叹,虽未发话,身体却诚实的跟着一起拜倒,不跪不行,二人并不想做鹤立鸡群的突出者。

看着拜倒的一群诸侯,孟尝不由得抚着脸有些无奈,大势所趋,或许未来孟稷的发展没办法再偏安一隅,他诸多的谋划也抵不过时间的变化,只希望这些人真的能配合他履行诺言真心实意的发展好北疆吧。

“大王,若臣受北伯侯之位,朝歌农尹的身份怎么办?还未完成的东夷之征又该如何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