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三章 赵祯铁血真男人(2 / 3)

,调转马头同样离开。

宝元元年七月,李元昊首次亲自领兵闯入大宋境内,消息迅速传回汴梁。

十多日后,后苑观稼殿外。

赵祯在带娃。

曹皇后于景祐四年七月顺利诞下一名男婴,数日后,张美人也生下了长公主。

如今一年过去,男婴或许是继承了母亲强壮的体魄,健康成长。长公主那边除了去年冬天生了场小病之外,现在也没什么大碍。

这让赵祯非常高兴,庆幸自己总算是有后了。

然后赵宗实就被送出了皇宫,赵祯现在每天当起了全职奶爸,不能说二十四小时在两个儿女身边,但也是一天大部分时候都跟他们待在一起。

主要也是赵骏那句无后,加上怕有心人会希望他无后,导致赵祯对于子嗣的事情十分看重。

不仅愿意节制,且不敢和母体年龄太小的敦伦,只选择年龄超过二十岁的女子,如今总算是诞下了两个健康的婴儿。

正是初秋时节,天气晴朗,万里无云,赵祯抱着婴儿,与曹皇后在后苑内嬉戏,虽然不太喜欢曹皇后,但有了子嗣后就改观许多,这也算是母凭子贵。

就在此时,王守忠疾步走来,向赵祯耳语了几句,赵祯脸色微变,随后对曹皇后说道“皇后,又有国事了,你先带着昉儿,让他多晒晒太阳,要寸步不离,莫要让他受伤了。”

“是。”

曹皇后应了一声,就把正在地上蹒跚学步的赵昉抱了起来。

赵昉历史上是赵祯的长子,母亲为16岁的俞德妃,可能是因为生的时候母体太小,几乎是出生即夭折。

不过赵昉这个名字是还未生出来就起的,当时习俗是取两个名字,一个男孩名一个女孩名,等生出来看性别再上对应的名字。

显然曹皇后生的有了赵昉,张美人那个是历史上苗贵妃生的福康公主那名,叫赵清晗。

不得不说,赵祯起名字的水平还是不错,比如鲁国大长公主赵懿安,唐国大长公主赵幼悟,名字都挺好听的。

赵祯疾步离开后苑,向崇政殿而去。

此刻殿内众人已经在等着,今天西北加急文书送到了,吕夷简等人看了之后不敢怠慢,立即过来请求与赵祯开会商议。

等赵祯过来的时候,还未等吕夷简他们开口,就急忙说道“什么情况?现在如何了?”

“已经逼退了。”

吕夷简起身回答道“夏国大将山遇惟亮逃入大宋,赵元昊带着数万大军追击,被范仲淹挡在了安龙寨外。”

“他们没有交战吗?”

“没有。”

“赵元昊会这么容易退去?”

赵祯顺手接过旁边晏殊递来的范仲淹上的劄子,认真翻看了起来。

“咳咳咳”

王曾咳嗽了两声,脸色略显苍白道“范仲淹厉兵秣马、枕戈待旦,安龙寨坚固如城池,赵元昊不会那么蠢到强行攻打。”

赵祯抬起头看了眼王曾,这段时间由于在家带崽,政务就交由宰相们处理,连早朝都已经十多天没上,所以倒是没想到王曾似乎生病了。

他纳闷道“王相,你这是?”

“无妨,年纪大了,身体有些小毛病亦是常有的事情。”

王曾强笑道。

历史上他就是今年死的,不过是在被罢为郓州知州后,得了传染病疥症病死。

如今他没有被罢相,也没有去郓州,自然没被传染。

不过到了这把年纪,身体素质也确实下降得厉害,最近入秋之后,已是七月底,白天热得很,晚上却又变冷,昼夜温差大,身体也有些小毛病。

赵祯关心道“王相还是要以身体为重,政务尽量交给下面各部处理即可,按大孙所说,政制院只需要制定大方向,具体执行自然有执行部门,无需要事事操劳。”

“是。”

王曾应了一声,虽说赵骏改制后,要求政制院只提供大方向,除非执行出了差错,否则就交由下面的部门去做执行规划就是。

但吕夷简王曾他们都不愿意把手里的权力下放,以前当宰相可没有现在那么大的权力,所以经常事事关心,工作量反而比以前还要大,属于并非制度让他们工作强度提升,而是他们自己想加班加点,都是为了争权夺利。

见王曾似乎有点敷衍,赵祯想了想,最终还是说道“不如这样,王相还是在家中休养一段时间如何?”

吕夷简立即打蛇上棍道“我觉得也是,孝先身体不适,处理政务反而效果不佳,还不如先在家中把身体调养好。汉龙常说身体是革命的本钱,等身体好了,才能做好国家事务。”

王曾白了对方一眼,这老登还真是不放过任何一个夺权的机会,本来吕夷简在政制院的声音就比他大,除了赵骏能压他,其他人都不能与之抗衡。

现在要是自己休息了,这段时间老登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