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十一章:困境(2 / 2)

些疑惑的看着山河,“大部分都了解,我父母就是农民,他们就在隔壁村。”

“伱们种过马铃薯吗?”山河问道,“我听说马铃薯很耐旱!”

“种过,但不是在农田里,我们在山坡上种过,马铃薯是耐旱,但是也需要水,山地种植的效果不好,产量低而且不好吃!”王主任没有犹豫的回答了。

“如果在这些农田里种植马铃薯,你觉得效果会好吗?”山河若有所指的问道。

王主任听完沉思了一会儿,“应该产量和口感会更好,但是马铃薯不能当粮食来种吧!”

“我的意思是各家拿出一片地,种植马铃薯来对外出售。”山河说出了自己的想法。

王主任再次陷入了沉思,一会儿后,他回应道:“种植可以操作,需要村里统一规划交换土地,再选出专人种植,可以达成,但是卖给谁呢?县里肯定是消化不了!”

山河笑了笑,没有说话。

王主任看着山河,他觉得这个少年有办法解决这个问题。

他有些着急了,作为土生土长的本地人,一个扶贫办的干部怎么会不希望自己的父老乡亲多增加收入,改善生活,改善教育呢!

“山河,你是是不是有办法?”

山河没有再卖关子,“马铃薯可以做成马铃薯淀粉,用途很多,也方便运输,销路应该不成问题!”

王主任一下子蹦了起来,“山河你确定有销路,这个主意如果成了,可以全县推广啊!有操作性啊,把握很大!”

“应该能确定,而且据我所知你们这里很适合种植马铃薯,质量应该会很好!这样吧,你们扶贫办肯定会去调查,我也问问,主意给你了,办不办的成就看你们县里的行动能力了!”

从农田回到小学后,扶贫办的王主任立即开始整理自己的行李,准备马上回县城,他的经验和直觉告诉他这事成的希望很大,最起码可以搞出个实验田计划,平远县的扶贫工作会迅速打开局面。

很快王主任就来到山河面前与他告别,“山河,你是我见过最有智慧的少年,不管这事能不能成,我都代表全县的农民感谢你!”

说罢,甚至上前重重的搂了山河一下。

山河看着王主任离去的背影,有责任心,敢干的干部才是扶贫的关键啊,希望他能成功!

吴迪回学校后,发现了王主任的离开,内心十分愤怒,但他毫无办法,扶贫办是来帮忙,希望工程不是他们的主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