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八章 嘉佑老臣的技能 (500月票加更)(2 / 2)

出发的准备——此去广西,山高路远,道路崎岖。

再次回京,至少都是明年甚至得到后年了。

考虑到这个时代糟糕的交通和更加糟糕的医疗水平。

哪怕是高官贵族,出门这么远,若身体不行,或者运气不好也可能是永别。

所以,需要和家人妻子儿女告别。

同时还得举行宴会,和亲朋作别。

特别是章惇,他还得去和都堂宰执作别——以后,就得指望这些宰执人物,能在都堂上给他多说好话、多给政策了。

在这个时候,天子身边的内臣冯景,却带着一本本小册子,出现在他们面前。

“诸公……”

“此陛下所赐诸公方略……”

章惇等人,连忙面朝福宁殿方向,再拜接领天子所赐的文书。

他们也不意外。

赵官家们,哪次不赐些阵图什么的给大臣?

只是,接过那小册子,章惇悄悄看了一眼。

并没有阵图——全是文字。

章惇诧异了一声,就将之收到了袖子里。

……

司马光,失望的从自己儿子司马康手中接过那宫中送来的不许陛见手诏。

依然是老生常谈的宽慰——司马公,国家股肱,朕之师保,宜当将息自身,区区小事,何劳公关爱?

随手诏而来的,还有天子赐下的一张所谓的预算书。

司马光看完,叹息一声。

“三十万零九千贯……”

“这也是民脂民膏啊!”

但,态度却已经有所软化。

虽然他根本不相信,真的只要花费三十万贯,更不相信只要五千禁军就可以包打交趾。

司马光知道的。

现在是五千,战事一起,五万都打不住。

五万人,那就是三百万贯起了!

搞不好一千万贯都打不住!

去哪里搞这么多钱?

最后这些钱,还不是得加在百姓身上?

百姓已经很苦了!

然而,司马光也明白,此事其实已经木已成舟。

章惇和狄咏的任命都已经下达了。

朝中的决策,也已经定下来。

他是无法改变现状的。

司马光之所以,如此锲而不舍的坚持上书。

甚至拖着病体,不断请求入对。

其实,就是在以进为退——这是嘉佑老臣的习惯了。

说事情,一般都是先进三步,然后退一步,或者两步,这样最后至少能进一步。

万一运气好,三步都能一次实现,就更是美哉!

仁庙、英庙,就经常上大臣们的这个当。

所以,司马光在得知了南方交趾的事情后,他自始至终的诉求其实都只有一个——应该给交趾人一个自辩的机会!

只要交趾人服软就好了。

到时候,浪费的也就是这三十万贯。

三十万贯,换一个体面,很划算——毕竟,交趾人确实挑衅、入寇在先,若连这个都不做反应,那么天子和两宫确实颜面无存!

何况,这三十万贯还能让都堂上少一个新法干将!

这就更划算了。

于是,司马光再次提笔,开始写上书。

这一次,他写的很认真,篇幅很长,投入了很大的感情。

只是,他的身体不太好,所以只写了一会,就有些力不从心,无奈何只能让其子司马康代为执笔,他口述而写。

写完后,司马光检查了两遍,确认没有犯忌讳、错字后,就让司马康誊抄了一遍,然后亲笔画押。

做完这个事情后,司马光就对司马康道“待明日章惇等出京后,将此上书交到通见司手中!”

司马康诧异的抬起头。

司马光笑了笑,道“为人臣者,须知权变!”

他是倔强不假,但也不是不知变通,一意孤行的人。

何况他从始至终的目的,都不是阻止大军南下——五千人,花费加起来也就三十万贯。

而是阻止战争,至少是大规模的战争!

而司马光相信,当即天子圣明,必可知晓他的良苦用心。

也必可知道——百姓已苦极!

天子仁圣,必可知百姓疾苦,也必定不忍百姓因一点不毛之地,而受苦受难。

嗯,从今天开始,先把八月份的月票加更40章还完。

然后再还昨天以及前几天的欠更。

我记得清楚的,昨天是3章,前几天每天一章,一共4章,加起来七章,尽量争取在两个月内,也就是十一月内还清。

(本章完)

inf。in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