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人情世故(2 / 3)

解了。如果成立了这种结合小组,这边也只能由你来带队参加,正好你也一起去听听,提提意见。”李皓对此没有答应,反正自己是这件事成功的必要因素,再加上有背景光环,也不怕别人坑。

因此没有过度参与,不妨大气的把面子给足了“这科室之间的合作,还是主任亲自去谈的好,我一切服从安排。”果然,郎义宣听到这个,脸上笑意就更重了“好,那你就早点回去休息,这件事我一定帮你争取最好的条件。”在郎义宣走了之后,宋礼和齐乐怡就找了过来,让李皓请吃饭,说李皓今天露了这么大的脸,要庆祝庆祝。

虽然李皓觉得他们的逻辑有问题,毕竟给自己庆祝为什么还要自己出钱。

但考虑到这俩确实收入不高,也就算了,反正自己也不缺钱,顺道还把科里其他人也都邀请了,就当是科内聚餐。

除了几个晚上要留下了值班,和确实有急事的,其他人基本都答应了。

毕竟李皓的医术,在这几天也确实让他们不得不佩服,虽然中医科一般来挂号的,都不是什么重症患者,但其中总是有一些比较难治的病。

可就李皓来的这些天,无论是出门诊,还是巡视病房,那是真的没遇到不会治的病,几针下去效果就来了,然后现在就连心内没抢救过来的病人,都能直接救醒。

慕强心理是人性本能,更何况还是一个指不定什么时候,就能帮助到自己的医科圣手。

在没有直接利益冲突的时候,大家还是愿意去保持一个良好的关系的。

因此在下班之后,众人便结伴到了医院附近一家口碑比较好的饭店,一起大吃了一顿。

之后的日子里,崔静和郎义宣的沟通很是顺利,中间郎义宣还来咨询了几次李皓的意见。

只是因为这是跨科室合作,需要筹备的东西比较多,所以有些整个流程就走的就有些慢。

因为和心内、心外联合组建心脏中心不同,中医科无论从哪个角度,都不可能并入到心脏中心里面。

再者中医科的住院病人虽然不多,但各种配套设施却也是相对独立的,整体搬迁也不实际。

因此决定是以两个科室的力量,创建一个中西医结合治疗小组出来,中医科就由李皓带着宋礼、齐乐怡,和另一位副主任医师陈静加入。

心脏中心则由心外科副主任医师赵瑜亮带着主治医师魏姜,心内科副主任医师谈自觉带着主治医师纪时亮加入。

至于具体的办公地点还是设在心脏中心,毕竟主要研究方向是心脏治疗方面,而且心脏中心地方也大,到时候李皓和陈静会轮流带着人在这里办公。

另外组长人选上,现在也还有些犹豫,郎义宣自然是想让李皓来当这个组长的,可崔静却认为这个小组主要是关于心脏领域的研究,因此还是想让心脏中心的人当组长。

对于这事,李皓自然是当仁不让的,只是也没有直接站出来表态,而是让郎义宣提议,暂时由他或者崔静兼任,等后面项目上了正轨再来正式确认。

郎义宣闻言自然明白,李皓是要趁这段时间做些什么,来争取这个组长的位置,就问起了李皓的打算。

李皓随即便向他说明了自己的想法,其实也很简单,无非就是要用成绩来争取。

之前李皓就已经在筹备论文,准备申请明年的国自然基金重点项目了,要知道成绩可不光是医疗方面的,在课题申请上也是重要一笔,而在这方面李皓很有经验。

毕竟气功学这东西就是李皓给弄出来的,谁还能有李皓了解,再加上这些年国家对于中医领域的重视,李皓之前就已经刷了不少项目出来,现在无非是再发挥一下超能力。

这是阳谋,李皓就不相信心脏中心的其他人,还有谁能有这个能力,要不然电视剧里面,白及也不至于为一个优创人才的评选,弄得身败名裂。

在确认李皓的通过希望很大之后,郎义宣也算是松了口气,然后李皓就顺带提出把他也列到参与人员中。

开始郎义宣还谦虚了几句,但后面听到李皓说,这是在东立医院中医科出的成绩,他作为总的负责人,自然是有成绩的,便顺水推舟的同意了下来。

有了李皓这话打底,郎义宣在推动成立中西医结合小组的事情上,也就变得更为积极。

而另一边,方筱然也终于想起李皓是谁了,在方竹青出差回来之后,她便把李皓救人的事,讲给了方竹青听。

“李皓自然是很厉害的,当初他在规培阶段,就已经能够独当一面了,就说安贞医院的中西医治疗中心,很多人都以为他是靠着家里的关系,才混进去获得资历的。可根据我之前去安贞医院学习调研的情况来看,那里的中医体系很大一部分是他创建出来的,因此他在医院里面的威望很高。这次你们东立能把他从北京挖来,说实话,挺出乎我意料的。”听完这里,方筱然就想来那股熟悉感是为什么了,因为之前方竹青就没少在自己面前,夸赞过这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