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7章 常宁(2 / 2)

他是真不嫌丢人呐。

不嫌丢人的不止一个,那群昔日与我一个档次的狐朋狗友们在见了骗子殿下一面后统统都被洗脑了,纷纷高举大旗喊着要为天下黎民的吃肉大事贡献力量……

我很无助。

昔日的狐朋狗友,一朝摇身一变纷纷变得勤奋好学,纷纷投入骗子殿下的怀抱,不是今儿去庄上讨要相关书本学习,就是整理自己的小金库喊专人去买地……

这样的环境下,我觉得自己有些格格不入。

在看到身边的人都发生改变,都在朝着同一件大事去做的时候,说实话,即便我觉得很蠢,但我还是动摇了。

虽然蠢,但我也挺想试一试的。

养牲畜说来不好听,有辱门风,但就如骗子殿下说的一样,若能将一件事做到极致,若所做的是为天下民生着想,那他就算做了又有何妨呢?

百姓们会记得他们的。

-

我去了宜州养鹅。

宜州是个山清水秀,世族林立的地方,这里的百姓日子过得并不好,不少人连衣服都穿不起。

打着我爹的名头,我的养鹅事业蒸蒸日上,但我依旧觉得哪儿有不足。

在看到买鹅的都是些世族,平民百姓基本不来,也吃不上肉后,我明白我的不得劲从何而来了。

但我依旧没有办法。

总不能不赚钱,免费送平民鹅吧?

我又不是活菩萨。

但,在听说羊毛能制衣后,看到鹅厂里随处可见的那些鹅绒后,我突然就恍然了。

是啊。

殿下能用羊毛制衣,我如何不能将这些没用的鹅绒免费赠予百姓御寒呢?

-

鹅绒很快就在邻边贫苦人家流行起来。

穷的人是买不起布匹羊毛的,鹅绒虽麻烦味儿重,但至少保暖。

我的名声渐渐在周边传了起来。

时不时的,我收到了邻村人送的一点山货,一点菜种。

不多,但却是他们唯一能送的了。

那是我第一次感受到被百姓爱戴的滋味。

-

我的养鹅事业发展得挺好的,从宜州到儋州,最后发展至整个大魏,都有我的连锁鹅厂。

殿下为了表彰我们为大魏畜牧业所做的事,还专门为我们出了一期报纸。

那段时间,是我们昔日所有纨绔最高兴,也最五味杂陈的一段日子。

因为我们真的做到昔日不敢想的事了。

——民心所向,青史留名。

https://www./100223/35985641/

www.。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