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般模样继续和祝余他们一起有碍观瞻。 于是他看向一旁熟悉的小二,对他招了招手。 小二跑到他的身边:“苏管家,请问您有何吩咐?” 苏远:“劳烦你带这几位去包间。”他要去处理下自己身上这些衣物,还有这一身的酒味。 祝余没有意见。 况且这也正合她的意,若苏远一直待在此处,有些东西就听不到了。 三人跟在小二身边来到了三楼包间。 “你们可有说书人?”祝余一边斟茶,一边询问一旁候着的小二。 小二开始激动地向祝余介绍:“客官您来这正是来对了,我们这的说书人可全江州最好的说书人,客官可要小的将人请来。” 祝余点头。 那边小二动作很快,很快就请来了说书人,这位说书人头发花白,有些上了年纪。 小二:“客官可还要茶点?” 祝余扔了一些碎银给小二:“不用,你退下吧。” 小二欣喜地接过碎银放在包里,他脸上的笑容比刚才更加的灿烂,谄媚地对祝余:“小的这就下去,客官还有吩咐,小的随叫随到。” 他退出了包间,轻轻地带上房门。 祝余看向面前的这位说书人:“你有什么故事?” 说书人一派淡定自若的模样,好似什么故事都有:“客官想听什么故事?” 祝余:“苏家的故事可有?” 说书人捏着胡须的手一顿,一不小心还揪下来几根,他吸了一口气,然后对祝余说:“客官想听苏家的什么故事?” 看来是可以说的。 就是不知道这里面有多少是真的,有多少是假的。 祝余若有所思地望着说书人,然后她说:“苏家主和她家姑爷的可行?” 说书人眼神有些微妙。 祝余:“不可以?” “这里自然可以。”说书人说:“那就让老朽来为客官说一段苏家主和她家姑爷的事,苏家主苏巧和苏家姑爷宁侓相识在二十年前的江州,那年苏家家主还不是苏巧,宁侓也只是个落魄书生。” “那天苏巧正在在外巡视自己的产业,没成想遭遇大雨,于是郊外破旧的寺庙休息。” 普通的故事。 祝余点了点头。 “苏家一行人在寺庙中等待雨停,没想到突然从雨中跑来一人,即便淋了一身水,那人身上也不见一点狼狈,反倒我见犹怜。”说书人拍了下手中方木:“这一瞬间苏巧只觉得心开始扑通扑通跳,一时间忘了自己还有个定下婚约的未婚夫,满脑子全是宁侓的模样,她好像对宁侓一见钟情。” 祝余眉头轻皱,这个桥段……她看了一眼旁边的柳如彦。 说书人还在继续:“苏巧踌躇着不敢上前,只是死死地盯着宁侓。 宁侓好似察觉有人盯着他,可是擦干眼睛的水望去,只看到在摆弄火堆的苏巧,他好像认识苏巧,只听宁侓说:‘苏姑娘,上次永安河畔真的多谢姑娘帮助。’ 苏巧错愕,她并不记得自己认识面前这个人,于是她说:‘你是?’ 宁侓浅浅一笑:‘在下宁侓。’ 苏巧沦陷的更深了:‘苏巧。’ 两人开始攀谈,对彼此有了一个了解。 半个时辰后,雨停了。 宁侓率先向苏巧告别,两人就此分开。 苏巧回到苏家,只是她的心却留在了那间破旧的寺庙,迟迟没有办法做自己手中的事情,宁侓的模样一直浮现在她脑海中,她忍不住了,于是抛下自己手中的笔,前往宁侓的家。 那是一间稍微破旧的屋舍。 还未靠近,苏巧就听到了里面传来的声音:‘那天告诉你的事情,你考虑的如何?’那声音还有点熟悉,走进一看,确实是一个熟人,柳家的三少爷——柳如风。 柳如风这人在江州城中可出名了。 好美人,男女不忌。 不理家事,一天流连于烟花柳巷。 宁侓前些日子卖字画时,恰巧被柳如风看到了,自此入了柳如风的眼。 透过大开的门缝,苏巧瞧见,柳如风捏着宁侓的脸,一脸淫邪地望着宁侓的脸:‘有着这张脸只做一个书生实在是太可惜了。’他俯身舔舐着耳朵:‘跟着我,我让你一辈子衣食无忧。’ 苏巧冲了进去,并高喊:‘你在做什么!’ 柳如风停下了的动作转身,他不甚在意地望着:‘这不是大嫂。大嫂来此处事作甚?’ 他脸色突然一变:‘不会也是看上了他。’ ‘大嫂应当也不是那么多管闲事的人。’他掐着宁侓的脖子,将宁侓拖起来,‘这人可是欠了我的钱,现在打算以身还债,接下来事情恐怕会污了大嫂的眼,还请大嫂离开。’ 苏巧看向宁侓。 宁侓想要解释,可是因为被柳如风掐着,他完全无法说出话,没办法为自己辩解。 柳如风:‘大嫂快些走吧。’ 然而苏巧并没有走,她反倒对柳如风说:‘他欠了多少,我替他还。’ 柳如风:‘这倒是不用了,我还是想要他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