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抢救(2 / 3)

,他越擦,血沫就越往外涌。

他沉着脸,扭头逼问道:“怎么办!”

“为今之计,只能把肺里、气管里的血痰先清理出来,先保持呼吸道的畅通,才能再想办法去喂药。”

李承鄞点头道:“我来试试。”

他扶住她的头,捏开嘴巴,用手指捞血痰。可是什么都没有捞出来,脏东西滑溜溜的,他只能撤出手指,带出一道血丝。

李承鄞皱起眉头,汗珠从鬓角沁了出来。

他有点心烦意燥。

该怎么办?

军医没心情去看他的脸色,眉头拧紧思考了片刻,下定决心道:“那么,只能吸痰了。”

李承鄞松开了手,点头道:“你来做。”

军医看着李承鄞额角的冷汗,踌躇不前。

李承鄞见他行为犹豫,更是不悦:“还不快来救人!”

军医擦着冷汗,一咬牙,命侍女扶稳病人,捏开她的嘴巴。

李承鄞死死盯住军医的动作。

他的心很慌。

就在医生捏开她的嘴时,李承鄞忽然道:“慢着,我来。”

他快步上前,把军医和婢女都赶开,自己坐在她身后,将她小心地放在自己的怀里,仰头朝上,捏开她的嘴。

铃铛嘴里已经积了一汪淤血。

李承鄞吸了口气,又缓缓把自己肺里的气体排空。

他已经记不清到底花了多大的功夫才把血痰清理干净,只记得自己看着痰盒里的一大摊固体、半凝固的、未凝固的血块、血痰和血液——

还有刚刚强行灌进去的,褐色的药汁。

他在一片血腥味中,尝到了汤药的苦味。

原来她流了这么多血。

原来刚才的药,一口都没喂进去。

小姑娘躺在他怀里,他的身体越热,就越衬得她浑身冰凉。满嘴的血腥味让他不适,他要来温水,正准备漱漱口,低头看到了铃铛嘴唇上干涸的血迹。

他犹豫了一下,低下头,把水渡过去,帮她清理口腔。

脏水吐掉之后,李承鄞问道:“药熬的怎么样了?”

第一碗全都流出来了,军医又去煎了一碗。

可问题是,怎么让她咽下去?

捏着鼻子灌,只能再次灌进气管里。

能渡进去吗?

李承鄞接过药碗,调整角度,可是喂不进去。

问题不在药怎么灌嘴里,而是她根本没有任何吞咽的动作。

怎么办?

李承鄞摸着自己的脖子,凝眉沉思。

一群军医热烈讨论。

药物八大剂型,丸散膏丹露酒汤锭,各有各的优点与不足。

昏迷不好进汤药,可以用独参汤制药丸,放在舌下含服。可是丸通缓,汤通荡,丸剂起效缓慢而汤剂起效迅猛,单论急救不如汤剂。

而此时,伤者意识不清,元气大伤,应当采用独参汤,以峻补元气,回阳救逆。汤药只需要煎药即可,丸剂又需要打粉、炼蜜、合药、制条、成丸,没有一半天是做不成的。

但铃铛显然等不了那么久。

“蜜丸易于储存,但是需要多加一步炼蜜,起效也不如水合丸,要不直接水合成丸,如何?”

“人参需要煎煮才好煎出药性,将药汁熬浓,以炒熟的面粉做辅料合丸,能不能节省时间?”

就在这时,李承鄞忽然道:“为什么,人的嘴巴既能用于呼吸,也能用于饮食,而不会将饮食吃进肺里,空气吸入脾胃中?”

军医们停住了讨论,齐齐向他看来。

有个军医问道:“殿下的意思是……?”

“有没有这种可能,通向脾胃和肺的是不同管子?”李承鄞琢磨着说,“不然为什么脾开窍于口,肺开窍于鼻?”

“窍穴沟通人体内外,那我们能不能找根管子捅进去?”

军医们面面相觑,也有人思忖片刻,道:“诸位可记得孙药王葱管治疗尿闭之证?”

“传闻,药王取来细葱管,剪下尖头,置于火上烤韧,用以导尿。那么,我们是否可以使用烤过的葱管,来进行灌胃呢?”

他的话立刻被人反驳了:“葱管太细,不方便用。”

有个军医喃喃自语:“还有什么管子?苇管?竹节?麦秸?”

听到这里,立刻有人眼前一亮:“丹蚩王帐多苇花,可以使干净苇管灌胃。”

“不行,苇管粗粝,划伤喉管加重出血怎么办?”

“这……”

“肠衣!用肠衣!”

“对啊,用肠衣包住苇管,既然能灌香肠,那削得钝钝的苇管,应当也能包进去。”

计划敲定,一群人分为几波,抓药、煎药、削苇管、寻肠衣,营帐一下子就空了。

李承鄞一整天鞍马劳顿,又心惊胆战了这么久,着实有些疲倦。可他没有一点睡意,只是眼睛干涩,头钝钝地疼。

他发了片刻呆,忽然问道:“阿照,你可曾认识什么西域神医?”

裴照思索道:“西境都护府有位郎神医,尤擅刀剑棒疮等外伤。当年家父出使西域中箭,高热不退,就是他才保下了一命——郎神医桃李满天下,那位替梅姑娘拔箭的军医,就是他的徒孙。”

李承鄞立刻精神一振:“阿照,你即刻派人,去将郎神医请来,就说是我受了伤,需要救治。”

裴照正立称是,刚准备离开,忽然听到李承鄞的声音:“不,二哥手臂受伤,若他也去请郎神医,手下人不一定请得来。你亲自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