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阿哥吉祥,不知十三爷为何来此?”
胤祥回答:“师父您本是我额娘敬敏皇贵妃的贴身女护卫,您武功高强,堪称女中豪杰,胤祥的一身武功也是您所授。未曾想多年不见,师父居然已削发为尼。”
师太回答:“贵妃娘娘待我如姐妹,娘娘去世后,离开皇宫,家人也接连去世,人世间已无所牵挂。入空门常伴青灯,亦是一种寄托。”
胤祥叹了口气,说道:“师父,胤祥能见到你甚为欢喜,只是不知为何林颖姑娘会在此地?”
随后,师太向胤祥解释了一切,胤祥也说了胤禛和林颖之事。师太不禁感慨:“阿弥陀佛,皇室权力的斗争远比后宫斗争更为残酷,令无辜之人受其牵连。”
胤祥恳求师太道:“恳请师父莫要告知林颖我已知晓她在此之事,也请师父好生照料她。”
师太点头答应:“十三阿哥所托,贫尼自当答应,也请十三阿哥莫要让四阿哥来找她,不论如何,四阿哥伤害了她是事实,她此时仍是难以面对四阿哥。她怀有身孕,不宜见到四阿哥受刺激,影响养胎。”
胤祥听了,觉得有理,便答应了。
回到宫里,康熙同韦小宝讨论胤礽之事。韦小宝不禁感叹:“皇上,这事居然告诉微臣,微臣实在......”
康熙则说:“满朝文武个个提着脑袋办事,哪敢对朕说真话,你是朕的兄弟,从来只有你敢和朕无话不谈。今天你就别把朕当皇上,还当朕是小玄子,像以前一样实话实说,朕不怪你,朕喜欢你说真话,说吧。”
韦小宝:“好吧,那我就说了。小玄子,其实历朝历代都喜欢立嫡长子为储君,但是有很多帝王虽非嫡长子,不也成了明君。最著名的就是唐太宗,还有就是你了。”
康熙:“你觉得朕是明君。”
韦小宝:“当然,皇上你平三番,收台湾,平定蒙古叛乱。虽然你跟赫舍里皇后感情深厚,但顺治爷跟董鄂妃感情也深厚。当年在五台山,顺治爷曾对我说他本想立董鄂妃之子为储君,可说实话,假如董鄂妃的儿子继承皇位,应该比不上你。董鄂妃的儿子治理大清肯定没你治理的好。”
康熙:“你的意思也就是说,我应该选一个能担大任的儿子继位才对,而不应该看他是谁的儿子。”
韦小宝:“皇上是一代明君,知子莫若父,谁堪当大任,皇上自然清楚,无须他人多言。”
康熙叹了口气,“也是,你回京不久,朕的儿子,朕比你更了解他们。为了大清江山,或许朕确实应该慎重考虑。”
韦小宝:“皇上圣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