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不知道未来会发生什么的允礼抱着熟睡的小女儿,看着眼前气得满脸绯红的妻子,笑得跟什么似的。 沅晞七岁这年,胧月要出嫁了。 作为太后长女,她的亲事自然备受关注。弘历对这个妹妹比其他弟妹更为亲厚,皇后富察氏给胧月选的额附人选也更为尽心。 先帝的公主里,淑和嫁到了科尔沁部;温宜因皇贵太妃常年卧病而嫁在京中;到了胧月这里,谁也没想到她自己居然选择了前科探花郎。 这位探花郎乃是汉军旗,祖上倒也袭过爵位,只不过到今第五代,爵位早已是没了。弘历命人查探过,他出身之家在当地亦是极好的,既是钟鼎之家,亦是书香之族。他勤学苦读,被先帝钦点了探花,如今领着翰林院编修的差事。 其他什么都好,就是太远了些。 不过,弘历知道胧月的心思,倒也下旨赐婚了,并让富察皇后为胧月备下了丰厚的嫁妆。 婚礼前夕,得知胧月不出一月就要离开的沅晞小格格哭得不能自控,当即就要进宫。 等到玉婧按制带她入了宫后,她一见到胧月就抱着不放:“大姐姐,你不要沅晞了吗?” 别看她小,却聪明着呢。当着旁人她温宜胧月都是一样的喊姐姐,可私底下,她却是一直叫的大姐姐。 额娘说啦,宫里那位最漂亮、最温柔的娘娘是她的亲姨母,胧月姐姐是姨母的女儿,自然就是她大姐姐啦! 她好久没看到姨母了,额娘说姨母办重要的事去了,她不明白“重要的事”是什么,但看着阿玛额娘的神色,她猜肯定是很重要很重要的事。 姨母不在宫里,她进宫次数都少了。这也没什么,宫里也不是那么好玩,除了几个姐姐,其他人好像都长得一个样,她还不如去找小姨母家的哥哥姐姐玩呢。 可如今额娘突然告诉她,大姐姐也要去很远的地方了,这下她可不干了! 看到小妹妹哭得眼睛都红了一圈,胧月不免心疼,软声细语哄她:“姐姐怎么可能不要晞儿呢?” “那姐姐不要嫁去江南好不好?”沅晞哭得一抽一抽的,仍不忘记自己来的目的,“沅晞从哥哥书上看到的,江南很远,大姐姐过去就肯定不会回来了。” “怎么会呢?”胧月温柔似水,“大姐姐想晞儿了就会回来呀。要是晞儿想大姐姐,也可以到江南来找我。江南的风光可比京城有趣多了,还有好多好吃的,晞儿如果过来,一定会爱上那里的。” “真的吗?”沅晞有些半信半疑,但她相信大姐姐是不会骗她的。 “当然啦。”胧月笑着将她抱在怀里,绘声绘色地讲起江南的风景来。她虽然没见过,但从书上和寄来的书信里也了解了江南是何等的风景秀美。 更何况……一想到这里,胧月的心里就充满了期待。 沅晞到底人小,胧月安抚了一番后,她就接受了这件事,并且开始期待去江南游玩了。 胧月出嫁前几日,甄嬛终于出现了。沅晞很久没见到这个姨母了,成日里跟着甄嬛,半步也不舍得离开。等到胧月出嫁,甄嬛又一次消失不见后,小丫头还闹了好一阵呢。 日子一天天过去,弘晌沅晞一天天长大。两个孩子日日要随夫子读书,允礼玉婧倒闲了下来。或抚琴作画、或对弈煮茶,夫唱妇随,相映成趣。 又一年冬天,舒太妃离开了。 上辈子她在安栖观里孤老终生,这辈子却是儿孙满堂、天伦之乐。 临终前,她拉着允礼和玉婧的手要他们不要为她难过。她终于可以去见先帝了。允礼和玉婧虽然悲痛,倒也强撑着处理完了舒太妃的身后事。 待到出了孝期,沅晞已经十一岁,褪去了小女童的稚气,开始有了大姑娘的模样,可淘气劲儿不减反增。 那日玉婧带她去赛马,她倒好,不知怎么的跟流朱家的小子吵起来了。两家大人匆匆赶到时,只见两人都红了脸瞪着对方,弘晌在中间无奈地拉着。问了原因,竟是只为一句“谁的小马驹更好看”。 玉婧无奈地摇头,忙柔声劝住了。 回来的路上,允礼和弘晌骑马,马车里沅晞靠在玉婧身上。玉婧唤住昏昏欲睡的女儿:“沅晞,你想下江南吗?” 沅晞迷迷糊糊的,听了这话强打起精神来点了点头,她想去江南可是想了几年了。 “我和你阿玛商量好了,过几日就带着你和你哥哥下江南去,也瞧瞧那里的故人.…….” 玉婧还在说什么,沅晞累了一天,这会儿有些撑不住,也没精力听了,终于沉沉睡去。 三日后他们便踏上了江南之行。 一路上游山玩水,走走停停,终于赶在下雪前到了。 看着前方等候的人,沅晞不可置信地瞪大眼睛,弘晌也是一样。二人回头去看玉婧,只见玉婧微微颔首,算是肯定了。 但二人到底是出身皇家,懂得什么场合该说什么,因此也没喊出声来,只飞快地奔向那人,恭恭敬敬地请安。 已为人母的胧月笑着上前扶起一对弟妹,又向允礼玉 婧请了安,便扶着那人往马车里去了。允礼一家也上了另一辆马车。 晚上,奔波了一天的孩子们早早睡下了,玉婧为沅晞盖好被子,回到房里允礼也刚好从弘晌那边出来。二人相视一眼,默契地走到妆台前,玉婧卸了钗环,允礼就拿起梳子为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