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概就是她识字,而且熟读秦律。 但是满朝文武都有这个优点。 秦始皇看着嬴阴嫚,叹了口气,把她放去了御史大夫手下看管图书。 嬴阴嫚学识不错,这份工作简单,她上手还是很快的。 文武百官一开始也没放在心上。 虽然也有反对的人,但是并不激烈。 毕竟胡亥公子的骚操作被公布出来以后,他的兄弟姐妹们不约而同的都受了点刺激,有从此致力于慈善事业的,也有主动请缨往海外去找良种的,嬴阴嫚混在里面还真不算是太出格的,左右也就是个闲职,就当是大王给女儿找了个散心的地方。 但是没人想到嬴阴嫚会一直干下去,干得还不错。 公子扶苏反而是所有人里变化最大的。 他先是主动请缨去了北边,给蒙恬打了两年的下手,在百越之地平定后,又主动去那边做了个郡守,这些年把那边治理得不错,原本不服的百越族人也慢慢归心,南方三郡蒸蒸日上,粮食产量冠绝全国。 这两年,粮种一直在改善,针对不同的地理情况,原本的品种在一步步人工引导走向进化。 扶苏人看着也是越发沉稳了,原本身上的天真之气也散了个一干二净,看着和以前简直是判若两人。 百越归顺后的第三年,公子将闾三兄弟带着良种回来。 他们在海上漂了整整五年,黑了,也瘦了,将闾脸上更是添了好几道刀疤。 但是他们都是笑着回来的,手里拿着天幕提供的良种。 全国都轰动了。 “从那以后,阿父再也没有愁过粮食了。”嬴阴嫚嘴边带着笑容。 她身边的女郎也轻轻点头:“有这些粮食,出征也无后顾之忧。” 只不过出征就需要壮力男丁,但是秦国各行各业百废待兴,缺人缺得厉害,学室里的弟子又不能轻易动,毕竟都是提着笔杆子的,哪里有力气上战场刺杀? 最后百官将目光转向了女人。 吕雉就是那个时候脱颖而出的。 秦始皇公布了造纸配方后,吕家在当时抢占先机开了一家造纸作坊,生意不错,在她的两个兄弟上了战场后,父亲老迈,她便毅然接手了工坊。 吕雉做得很出色,她制定了新的规章制度,工坊效率也有所提高,在认真考察了制作流程后,吕雉还去各地取经,最后总结经验,重新调整流程,造出的纸的品质是全郡最好的。 秦始皇巡游到此的时候,吕雉买通了郡守,把她们家工坊出品的纸送到了秦始皇面前。 本来是想借着秦始皇打个免费的广告,没想到太给力,反而让秦始皇对她有了兴趣,随口问了一嘴名字。 郡守道:“是叫吕雉。” 秦始皇:“……” 这一刻,他又想起了被季驰光支配的恐惧。 在场的文武官员都下意识的看向了站在他们前排的郎中令刘季。 嘿,这不是另一个你的夫人吗? 刘季:“……” 他和这个吕雉不认识啊! 秦始皇想起了季驰光曾经感慨过的吕雉的优秀履历,于是召见了她。 吕雉没让人失望。 她的容貌并不出色,并不是那种能让人一见倾心的大美人,只能勉强说一句清秀端庄,但她眼中自信的神采却无人能及,说到经商方面更是侃侃而谈。 即便是秦始皇拿了政事来问她,她也能说出几分道理来。 秦始皇:不错,这就是朕想要的官员。 再然后,她在秦始皇的特许下进了学室,三年内学完了全部内容,去做了个县丞,给县令打了两年下手,县令升职,吕雉顺理成章接了县令的位置。 她是秦朝的第一位真正意义上的女性官员——嬴阴嫚在大臣们眼里纯属公主玩票不算数——因此盯着她的人数不胜数。 毕竟要是女郎们也能够进入官场,他们的生存空间门怕是要大大压缩。 但是吕雉就是能顶着所有人的压力,十年如一日,愣是没办过一件错事。 就连原本对她有所歧视的原上司县令也感慨不已,对她改观。 吕雉就像是一面旗帜,插在秦朝的官场上。 她稳扎稳打,一步一步往上走,从地方到中央,从外围官员到核心官员。 然后成功坐到了现在这个位置,穿着三品以上官员才能够穿的绿色官服,看着下面的学子答题。 她和嬴阴嫚关系不错——作为朝堂上硕果仅存的两位女官,两人有着不少共同语言。 嬴阴嫚虽然没有多少实权,但是她作为公主,人脉比普通富家出身的吕雉要广不少,小道消息也多。 例如…… “学室的弟子不够了,”嬴阴嫚凑到吕雉耳边,“虽然这些年学室的数量一直在增加,但是人还是不够用。” 他们前些年对夜郎下了手,夜郎面积不小,西南各国,夜郎最大,面积相当于一个半的郡,国土面积大而且富饶,是个麻烦的对手。 最关键是那里常年有瘴气,地势还高,一般士兵根本适应不了,只能够派遣曾经常年驻守在百越之地的军队。 但是夜郎又必须到手,那里是交通要道,是打开西南的门户,秦国打了快两年,总算打下了。 接下来就是慢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