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而他死了以后…… 诸葛亮冷笑一。 真是找死。 …… 诸葛亮这边开始了轰轰烈烈的宦官清理工,季驰光这边也讲到了宦官之祸:“黄皓……这位宦官的崛起离不开朝中的一个要人物——陈祗。” “陈祗是一个很复杂的人物。” “一方面,他确实有真才实学,能也是到过费祎肯定的,在董允去世后,暂代侍中,而且他是主战派的代表之一,支持姜维北伐。” “但是另外一方面,为了扩他自己的权,陈祗和宦官黄皓交好,逐渐成为了刘禅面前的宠臣,甚至被任命为尚书令。” “虽然,这个时候论起地位,他依旧不及将军姜维,但是姜维常年领兵在外,不在刘禅跟前晃悠,所以在朝中的权势一时之间还真压不过陈祗。” “刘禅对陈祗宠信到了什么地步?” “陈祗的谥号是忠。” 周瑜打翻了茶水。 他不敢置信:“就这么一个谄媚宦官的人……谥号是忠?” 季驰光想想就无语:“蜀汉忠心的臣不少,诸葛亮咱就不说了,这是公认的。费祎的追谥是敬侯,蒋琬的追谥是恭候……都比不上这个忠字,史书上还记载‘后主痛惜,言流涕’,对陈祗的去世痛心疾首,甚至到了一提起来就要泪流满面的地步——你对你相父都没这么好啊!” @无限好文,尽在晋江文学城 阿斗的冷汗又要流来了。 他已经感受到了身后相父的凝视:陛,您这是在干什么? 阿斗:我、我也不理解未来的我为什么会这么做啊,他是个傻子吧! 阿斗是真的不懂。 是,或许那个人是很忠心,但就算那个人再怎么忠心,蒋琬、费祎可是相父留给他的人才,怎么谥号给的还比不上那个谄媚黄皓的陈祗呢? 诸葛亮:那还不是为现在天幕给你透题了?天幕要是不说,你个小傻子能把这两个奸佞当忠臣良将当一辈子! 黄皓就不说了,能混到皇帝身边,还能混颇有地位,智商显要比阿斗高。 至于陈祗,诸葛亮听过他的字,费祎提过,似乎是个人才。 阿斗的心理他能。 费祎死突然,没留什么继承人给阿斗,但是他手的人却是经过他的肯定的。阿斗不知怎么选人,肯定先选这一批……只是恐怕费祎自己也没想到,吕乂可靠,陈祗却不是。 能被费祎提拔为侍中,肯定是有才华的,要不然也不能暂时接替了董允的位置。 但再怎么有才华,再怎么坚持北伐也没用! 诸葛亮眼神冷漠。 走这种旁左的人,是绝不能叫他爬到高位的。 要不然,以后的人有样学样,朝廷怕是就要乌烟瘴气了。 “陈祗活的时候还好,虽然他黄皓关系好,但是另外一方面他也在抑制黄皓的权。毕竟蛋糕就这么,黄皓都吃了他吃什么?但等到陈祗去世……黄皓的权进一步膨胀,甚至开始排挤在外征战的姜维。” “黄皓在几位老臣还活的时候过相当憋屈,他每次一想讨好刘禅什么,才刚有点苗头,就会被暴脾气的董允指鼻子骂。” “等几个老臣都去世了以后,他就和主子刘禅一起开始放飞自我了。” “阿斗以为黄皓的身家性命握在自己手中,是最可以信任的人,所以对他最信任,即使姜维上书请求处死黄皓,也只是让黄皓给姜维了个歉,自以为解除了两人之间的误会。” “但他也是熟读史书的人,怎么就不知蒙毅兄弟和赵高的故事?” 突然被cue的蒙毅:“?” “蒙毅和蒙恬都是忠臣,但是却为赵高的谗言冤死狱中,姜维长年在外,对于刘禅来说,自然不比黄皓跟在身边来亲近。” “姜维直言进谏,未能一击致命,自然不敢再久留,于是出于自保考虑,姜维从此屯兵在外,鲜少回去。” “但他这一走,黄皓主导的朝廷开始群魔乱舞了。” 诸葛亮扶额,长叹不语。 阿斗见他这样,还以为他头疼,急围他的相父团团转,一边问“相父你是不是头疼”一边又指挥小黄去喊太医。 “快快快,相父一定是头疼了,太医!” 诸葛亮:“闭嘴!” 阿斗自闭:“……哦。” 诸葛亮看了一眼他,这一眼又引他长吁短叹起来。 这怎么搞? 他死之前把全部事情都想好了,唯独没料到阿斗这死孩子那么能活。 你怎么不遗传点你阿父的天纵英才、雄图略,偏偏把他的长寿基遗传走了呢? 他已经能猜到那个蜀汉的结局了。 一个深受皇帝宠信的人能做的事情太多了。 他能把蜀汉从内忧外患拖出来,黄皓就能把蜀汉新送回内忧外患的境地! 那个世界,伯约那孩子也避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