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情和诸葛亮恐怕脱不了关系。 司马师面色沉重:“先让人去与东吴接壤的方,抵抗东吴的入侵……蜀汉那边,也先陈下重兵,以免们乘虚而入。” 司马昭点了点头。 …… 但是,即使司马师心中对诸葛亮们怀有警惕,面对东吴的大军压境,在巨大的敌军压力下,再加上们兄弟二人夺位不,即使有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意图,但在曹叡已死的流言的裹挟之下,两人的权威依旧受到了致命的打击。 甚至连调派兵马都很困难。 不得已之下,司马兄弟只能把手中现有的兵马的绝大部分都调往了东吴边境。 从暗线那里知道一切的姜维拍案大笑,笑过了,唇边的笑意渐渐隐去,随即又恢复了那副沉稳冷静的样子,姜维沉下眉:“走,随我去见丞相和军师,我们去拜见陛下。” 现如今蜀汉的丞相是费祎。 诸葛亮虽在五丈原活了下来,但是的底子不好,不能劳累,因此还是从工作一线退了下来。 退任之前,推举了费祎。 原本应该推荐蒋琬的,但是当下的蜀汉更需要的是内政方面的能手,休养生息,所以还是费祎更合适。 因为已经不是丞相的缘故,现如今姜维喊诸葛亮军师。 早年诸葛亮就得过军师将军的官职,那个时候刘备还称帝,也还有显贵,内政军事全靠诸葛亮和法两个人一手抓。 姜维这么喊,诸葛亮还觉得挺怀念的。 …… 姜维抱着一堆资料兴冲冲的来找诸葛亮:“军师!最新的消息传来了!” 诸葛亮抬头去。 姜维拖着也已经一大把年纪的费祎跌跌撞撞的往屋子跑过来。 费祎被扯得痛,腰险些都要闪了,“哎哟”了好几声,才慢慢缓过劲儿来。 姜维不好意思的挠挠脸。 费祎恶狠狠的瞪了好几——姜维这个不懂内政经济,一门心思只知道北伐的憨小子不顺很久了,谁叫每次说北伐的事情,姜维这小子总是最热情的,结果费祎每次算经费都能心塞老半天,毕竟每次计算经费发现一次北伐就能让半年干——后才重新转过头,恭恭敬敬的对着诸葛亮了个礼:“军师,今日可好?” 诸葛亮笑着抬了抬扇子,示意不必礼:“我现如今不过只是个六品官,文伟不必礼了。” 军师将军是刘备首创的官职,是专门为诸葛亮设立的,所以从丞相的位置退下来以后,诸葛亮也更喜欢以这个官职自称,而不是以爵位称呼。 但是这个官职的品级实在不太高。 刘禅也试探着和诸葛亮提过,要不要给这个官职提一提品级,但是还是被诸葛亮拒绝了。 怀念的从来都不是这个官职,而是当年的刘备这些老伙计。 费祎张嘴想说什么,但是又憋了回去,最后还是示意姜维开口说事。 姜维从怀里把资料都拿出来,先将探子传回来的信递给诸葛亮:“这是魏国那边的最新情报……魏帝之死已经传出去了,司马家的两个兄弟,在朝反对众,如今是独木难支,虽有心思防备我们这边,但是有心力,现在,汉魏边境的魏国军队的可怜。” 诸葛亮在说话的时候已经一目十的完了所有的情报,露出了胜券在握的笑容,羽扇轻轻一摇:“走吧,和我宫,去请陛下下旨,出兵北伐!” 伯约。 五年前,天幕刚刚讲完我们的结局的时候,整个大汉群情激动,你来找我,说给你一支轻骑兵,你必为我带来胜利。 我告诉你还不是时候。 而你当时说,既知大汉将倾,又知陛下能,将士奋勇战死,哀兵必败,如果当下还不是最好的时候,那还应该等到什么时候? 现在我告诉你。 如今就是最好的时候。 @无限好文,尽在晋江文学城 去吧。 像你当年说的那样。 给你一支军队,你为我、为大汉、也为那个坚守到了最后的“你”,带来一场胜利吧。 …… 这是天幕出现的第十年。 刘谌已经五岁了,在一众老臣的关爱下,长成了一个口齿伶俐、聪乖巧的孩子。 也是这一年,诸葛尚出生。 诸葛亮和诸葛瞻对这个孩子盼望已久。 出生的时候,身体已经虚弱不已的诸葛亮抱着孩子,费力的弯下腰,高兴的亲了亲。 诸葛亮这些年老得很快,从前操劳过度,到底伤了底子,虽后面从紧张的工作中退下来了,补品也是流水一样的吃,但也只是杯水车薪。 就像一个已经破了洞的水缸,再怎么往里面倒水,也只能延缓水位下降的速度,做不到彻底修补。 诸葛亮怜爱的抱着诸葛尚,神温柔。 “大父的尚儿……”忍住,又亲了亲诸葛尚,“不会再战死了,不会再死得那样惨烈了……好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