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不喜欢忠言逆耳了。】 【秦北有艽:实也算是皇帝的通病了……要是他前期没有厉害,或许我们后期也不会意难平,啊啊啊啊救命,越说越想去刺杀他了,货能不能早点噶?】 季驰光:“六位丞相,部都是非常可靠,也非常尽忠职守的人,李隆基的眼光非常好,选的是优质人才。他们兢兢业业的帮着李隆基稳定朝堂政局,恢复经济。” “李隆基在个时候,那真是最典型的明君模板。” 天幕上的影像次发生了变动。 李隆基穿着一身明黄坐在龙椅之上,他身边的力士用他尖细的声音一字一句的读着圣旨: “从即日起,建制谏官,恢复谏议制度,众臣皆可向朕行劝谏之事。” “从即日起,由丞相张说、张九龄等人,编写《大唐六典》,以明法度。” 一道道圣旨从李隆基的笔下流出,一道道圣旨从力士的口中念出,一道道圣旨从朝廷中发出,飞向民间。 原本因为武则天要打击世家而扶植起的大地主们受到了沉重的打击,原本迫依附他们的农民,也重新拥有了属于自己的土地。 原本敲诈勒索、横行乡里,甚至大放利贷的王公贵族人抓捕,几场杀鸡儆猴下去,原本的风气顿时一新。 侵占良田,广蓄奴仆,过着呼奴唤婢的潇洒生活的佛教势力,早已世俗的繁华迷花了双眼,侵蚀了心灵,在此刻,他们也受到了重重一击。 赋税上的旧账厘清了,大批劳动力解放,农民沉重的赋税减轻了,粮道也重新得到了修建,灾荒地区得到了更迅速有效的救援,百姓那黢黑麻木的脸上也慢慢重新有了容。 他们得那兴,得那满足,让每个做官的人看得都心中发酸、发甜。 天幕之下的人们甚至还能听到他们在说什。 “真好啊,陛下登基后,我们的日子好了不少。” “陛下真是个好皇帝啊!” “真希望样的日子能持续下去。” 甚至连天幕的观众们也开始议论纷纷。 “真的不是主播弄错了吗?” “俺觉得那个什李隆基,他是个好皇帝啊!” “减赋税救命,不是个好皇帝吗?怎还能说他不好呢?” “看看那些送到家里库房的粮食,一粒粒的多饱满,白花花的亮眼睛……真好看,比宫殿还要好看,俺们家要是能些东西,俺家的二娃子也不至于没了……” “可惜不是个皇帝管我们的……要不然,哪至于各家各户都饿死了多娃?” “主播一定是弄错了,可惜我们联系不上她,要不然一定要跟她说,怎能骂好的皇帝呢?骂他也太亏心了吧,是个好人啊!” 百姓们议论纷纷,还有不少面露憧憬和希望的。@无限好文,尽在晋江文学城 他们都希望自己能成为李隆基手底下的百姓。 但是李世民不出。 或说,他原本是在的,因为当时的李隆基确实有明君之相,他兴,兴自己能有样一个好曾孙。 能忧百姓所忧,能急百姓所急。 但是现在,他已经反应过了,反应过,为什季驰光要讲多了。 李世民眼眶一酸,眼中甚至慢慢涌上了泪水。 长孙皇后正在照看李承乾兄弟,没注意到边。 因此还是趴在他身边的秦小政第一个发现的问题,他不解道:“苏苏,你怎哭了?” 个苏苏好爱哭啊,政儿才两天,他都哭了好几次了,比政儿还喜欢哭。 爱哭鼻子的苏苏。 李世民看着他那双天真无邪的眼眸,想想那场安之乱还有多少有着同样眼神的稚子可能丧生,不禁越发伤感,悲从中,眼泪掉得越越多。 李世民胡乱擦了一把眼泪,然后把秦小政抱起,顺手拿走了长孙皇后先前放在秦小政腰间的手帕,擦了擦脸上的泪水。 “没什,”他鼻音浓重的道,“只是觉得主播真的很过分呢。” 美好的盛世景象,欢欣兴的人们……可惜都不长久了。 真是过分啊,主播。 让他们眼睁睁的看着美好的景象毁在自己的眼前。 他也终于明白了为什主播和弹幕们对李隆基的感复杂了。 李隆基是一个明君,他大唐推向了巅峰。 可是,他也是毁灭了大唐的罪魁祸首之一。 把美好的东西毁灭别人看,难怪所有天幕上的人,不管是主播还是弹幕,都那耿耿于怀。 连他,都在一刻和他们的想法一致了—— 如果,李隆基能少活二十年该有多好……他如果能死在当下,死在开元盛世的时候,那……大唐,或许还能样的盛世延续几十年。 那什安之乱,更不会爆发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