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宋庠是宋祁的哥哥——就是那个写下红杏枝头春意闹的宋祁。” “大家都知道,宋朝三司,三司管钱。” “当初三司使的位置空出来,宋仁宗意让宋祁接替,包拯不行。” “因为宋祁虽然华出众,但是他自己就是个生活奢靡的贵族膏粱子弟,让他管钱,那岂不是老鼠掉了米缸,乐的找不北了?” “再加上还宋庠这么个兄弟在,到候兄弟两个皆是身居高位,一手遮天,这朝堂怕是从此就要成为他们的一言堂了。” 赵匡胤点头:“这的很对。” 三司管钱,最怕的就是顶头长官自己都不干净。 再加上权力颇大,很容易和人串联勾结,这个叫包拯的,的很是。 但是他对没用,些东西从来不是看对错。 季驰光:“是,宋仁宗一看,这些人选都不太合适,就干脆跟包拯——你来坐这个位置。” “结果,文官们又不干了。” “即使包拯以正廉洁,刚正不阿,闻名朝堂,但谁让他没什么党派呢,是包拯就被弹劾了。” “欧阳修率先出手,一句‘不廉’,简直让我全家都震惊了。” 【昭明:……??!】 【壳破咩die:是我瞎了还是我聋了?你包拯不廉洁?!你以为我看的那些电视剧是完全没历根据的吗?!】 【小葡籽:长这么大,第一次知道,拿魏征当榜样的包拯,居然也是不廉洁的人呢。】 【雨翊凌澜:我记得当是欧阳修,包拯先前这么批评宋祁,那他自己却又做上了这个肥缺,那一定是他手里不干净。】 【珑夏:哇哦,真是好棒的逻辑(为你鼓鼓掌)。】 欧阳修气得老脸涨红,神色尴尬不已。 宋仁宗也叹气。 这都叫什么事儿啊?! 他当可没想到,一个三司使的位置,能够把整个朝堂的水都搅浑。 季驰光:“这就是为什么在很多人都不喜欢宋朝的分文人,他们单纯就是为了喷而喷,给人的感觉就好像键盘侠们。” “就算刚毅坚定如包拯,也不得不因此在家里避祸许久,直到第三年出任了三司使。” 【潇湘水断:感觉像是看到了被网暴的小倒霉蛋……没想到我们包大人也会经历这种事情。】 【二凤:包拯算是在那个文人多喷子的代里的清流了,他虽然也会骂,但是基本上骂的都是可依的,确实也是不对的事情,而且人家是真的不怕权贵,弹劾过的都是什么人——利用职权强买民宅的张方平,纵情肆意疯狂享乐的宋祁,还张贵妃的伯父……换句话,都不是啥好人。】 季驰光:“可就是这么个人,最后被硬生生逼到了辞官,宋家兄弟在文人中的影响太大了,包拯最后甚至不得不辞官避祸,两年后重出来做官。” 赵匡胤若思。 他甚至没忍住,问了弟弟一句:“你咱们给文官的权力是不是点大了?” 以文制武虽然能够巩固朝堂稳定,但是文人们这整天明争暗斗也不是啥好事儿啊。 而且他们仿佛每天都能够做到把他的一个忠臣良将喷走。 @无限好文,尽在晋江文学城 这算是什么,每天一个小惊喜? 赵光义摇摇头:“哥,你想想往前数个十年,天下百姓过的都是什么日子?文官虽然多嘴多舌了些,但是好歹不会掀起大乱。” 赵匡胤沉默不语。 确实。 要不是为了这个,他也不会这么大力扶持文臣。 本来开国初期应该是武将权势最盛的一段间,在被他打压得文武平等,到后面更是被赵光义接力打得黯淡无光。 赵匡胤咂咂嘴,算了,还是再看看吧。 …… 季驰光:“也很多人,宋朝的文人,那是外斗外行,内斗内行。” “结果……也确实差不多。” 大宋文官们脸皮颤,感受身边同僚们的打量,都快要崩溃了,简直想把自己的心里话直接咆哮出来——主播,行行好,你闭嘴吧!!! 能不能给我们留点面子啊?! 季驰光:“举个例子,还是我们耳熟能详的那位司马先生。” 司马光坐在家里,刚舒舒服服的饮了一杯茶,就听到主播又到了他的名字,手一抖,茶全数倒在了他的衣服上。 等等,为什么还他?! 福康主的事情不都过去了吗? 那什么,在难道不应该是吕夷简和宋庠欧阳修的高光刻吗? 为什么这种候还要把我拉出来? 季驰光:“战士军前半死生,人帐下犹歌舞。” “宋代,战士们在战场上浴血奋战,奋勇杀敌,但最终他们的劳动成果却被文人们的一句话断送了。” “不喜欢司马光,为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