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之际,马车忽然停了。 外面传来马儿的阵阵嘶鸣,马蹄声、车辙声也戛然而止,似乎整个车队都已停下。 “怎么回事?” 苏贤不爽,因为唐淑婉趁此机会,挣脱了他的钳制,跑到对面坐了下来。 柳惠香见状,愣了一下,也摆脱掉苏贤的拉扯,与唐淑婉一起坐在对面。 “有金吾卫追上,说是传陛下的口谕!”马车外传来关平的声音。 “陛下口谕?”苏贤愣了一下。 “朝廷莫不是发生了什么大事?”唐淑婉与柳惠香凑了上来,脸现隐忧。 “放心,为夫说过,朝廷不会有大事,你们就在车上乖乖的待着,为夫下车瞧瞧情况。” “嗯。” 苏贤跳下马车,迎面就见孙校尉翻身下马。 他快步跑近,未及寒暄便朗声说道:“陛下口谕,传太尉苏贤即刻入宫,不得有误,钦此!” “臣,领旨!” 苏贤面朝神都城的方向做了个揖,扭头看着孙校尉,问道:“不知陛下紧急召本官入宫所为何事?” 孙校尉答道:“回禀太尉,据说是因黄河泛滥、平安市谈判等诸事,陛下与文武百官全都束手无策!” “黄河泛滥、平安市谈判?” 苏贤皱眉之余,转身钻入马车。 唐淑婉与柳惠香方才也听得分明,都乖巧的待着,等待苏贤的安排。 “朝廷果然出了大事,看起来十分棘手,为夫必须立即回京一趟。”苏贤一脸歉然:“本来答应你们要游山玩水的,现在看来只能推迟了。” “夫君乃当朝太尉,自当以国事为重,妾身等心里明白的。”唐淑婉与柳惠香齐声道,很是贤惠。 “我们这就调转马头,一起回城吧。”苏贤一叹。 唐淑婉忙抬手,拉住苏贤,劝道: “夫君不可,陛下派人急命夫君入宫,想来事态已经非常严重,带着我们回城太慢,夫君可快马回城。” “可是你们……” “夫君不用担心,可留下关平保护即可,此外还有那么多亲兵,不会有事的。”唐淑婉答道。 “那好吧。” 苏贤下车,仔细叮嘱关平一番后,翻身上马,带着杨止兰与几个亲随,跟随孙校尉快马回城而去。 二十里的距离不算太远,快马加鞭之下,转瞬即至。 苏贤一行入城后,又纵马赶至皇城南端的端门,刘公公正等候在此,众人下马,步行入宫。 待苏贤来到万象神宫大殿门前,他已从刘公公口中得知黄河泛滥与平安市谈判的来龙去脉。 “太尉驾到!” 小太监嘹亮的声音响彻整个大殿内外。 万象神宫大殿中的喧嚣为之一停,上至女皇,下到群臣,全都扭头看向殿门。 终于,那道万众瞩目的英俊身影,出现在众人眼前! “臣苏贤,拜见陛下!” 苏贤入殿,行君臣之礼。 女皇急忙抬手,口中道:“苏爱卿你可算来了,免礼,平身!” 苏贤谢过女皇,定了定神,这两件棘手的难题,他心中已有计较:“陛下,关于辽国索要曲辕犁图纸一事,臣认为可以同意。” 群臣互相交换着眼神,听了苏贤这话,面色各异,有的很是着急,尤其那些反对交出图纸的大臣。 不过,大殿中除了苏贤的声音以外,没有任何人开口说话。 “苏爱卿有何理由?”女皇问道。 苏贤朗声答道: “第一点,曲辕犁已推广至天下,我大梁随处可见,而曲辕犁的结构并不复杂,极易彷制。” “若辽国一心彷制曲辕犁,我们是防不住的,毕竟天下之大,总有朝廷照看不到的地方。” “还不如大大方方将图纸送给辽国,做个顺水人情,既维护了大梁的颜面,也可以借机换取一些利益。” 苏贤话音落后,女皇缓缓点头,认为有理。 兰陵与大多数大臣,也纷纷表示赞同。 只有极少部分极端的大臣,死活放不下“天朝上国”的颜面,不屑与辽国通商,不过,这些人摄于苏贤的威势,都不敢开口说话。 实际上,苏贤此话,方才并非没有人说过。 但其他人说的与苏贤来说,效果全然不同! 苏贤那令人望而生畏的身份,还有他以往所立的无比厚重的功勋,赋予了他特殊的光环,他的话先天就让人相信一半。 自然与常人不可同日而语。 换句话来说就是……资历! 苏贤有资格对某件事进行“定调”,这是一种气场,虽看不见摸不着,但在群臣心中就是存在。 苏贤继续说: “第二点,辽国太子纳兰节,臣曾多次见过此人,此人十分聪明,且仰慕我中原文化,日常也做书生的打扮。” “纳兰节提出这项要求,显然是想在辽国尝试耕种,对于这一点,臣是支持的!” “纵观历史,北方游牧部族南下犯边的根本原因,十之八九,都是因为天寒牲畜冻死难以果腹的缘由。” “在辽国耕种,能否种出粮食?不得而知,但尝试一下总是好的,万一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