条通往北陆道的商路,就是担心织田信长日后会彻底封死尾张斯波领,把前田利家整垮。 可义银好言相劝,前田利家却是坚决得摇摇头,说道。 “君上,并非我顽固不化,只是不需要君上刻意通过行政命令帮尾张斯波领开拓商路。 我已经找到了一样东西,可以引起山外商队的兴趣,让她们自愿走飞驒高原,与我交易。 我也希望君上能够与越中国沿途,能登国七尾港的相关势力交涉一下,让她们不要为难走这条商路的商队,方便我赚取物资钱财。” 义银一听,倒是来了兴趣。 “没有问题,砺波郡的一向寺院我有熟人,能登的畠山义纲也会给我面子。 只是我很好奇,郡上郡山里有什么好东西,能让商人趋之若鹜,愿意翻山越岭走过飞驒高原,特地跑去与你交易。” 义银说的含蓄,越中一向宗当年被他带百骑姬武士杀了个七进七出,庄川都被尸体堵塞断流了。 那里的熟人,不是当年的俘虏,就是手下的败将,这些人听到他的吩咐,谁敢不答应? 至于七尾港的畠山义纲,她能坐稳七尾城,控制七尾港,全靠斯波义银帮她撑她,摆平了能登国内诸势力。 没有义银,畠山义纲在能登国内是一天都坐不稳,随时要准备跑路。义银特地和她打个招呼,她敢对这件事不上心吗? 前田利家的要求,对义银来说,那就是一句话的小事。 见义银兴致勃勃,前田利家也不卖关子。屋内三人,蒲生氏乡是义银近臣,前田利家不担心她会对外透露自家商业机密,径直说道。 “盐硝。” 义银一愣,问道。 “什么东西?” 前田利家说道。 “天朝的天工开物一书有记载,硝盐同母,大地之下潮起蒸现,近水土薄者为盐,近山土厚者为硝。” 义银眯眼思索了一下,问道。 “你的意思是说,郡上郡的山里,有硝石产地?” 前田利家摇头道。 “郡上郡没有这等福气,是在飞驒高原。 砺波郡南部,庄川源头有白川乡,白川乡往南进入飞驒国,有赤尾谷,上梨谷,下梨谷,小谷,利贺谷五个谷间,被称为五箇谷间。 硝石产地,就在此地的五箇山中,我也是机缘巧合,偶然发现了这个地方。有了硝石这项特产在手,商人一定会有兴趣的。” 义银皱眉道。 “越中国与飞驒国边界,距离美浓国郡上郡是有些远了。” 前田利家摇摇头,说道。 “山中贫瘠,人迹罕至。走个一天都未必能望见一个村落,看到一个人影。 五箇山貌似离郡上郡很远,但当地却没有什么人迹。盐硝蒸发为盐碱地,牲畜植被皆无法生存,光秃秃的荒山没人生活。 我只要偷偷在山谷中设置工坊,熬硝出山,就可以利用附近的庄川水运,一本万利。 只是这办法说破就没用了,还请君上为我保密。” 义银笑道。 “你能自力更生,我已经是非常满意,怎么会坏了你的好事。这里就我和蒲生姬在,你尽管放心吧。 但你自己可要小心点,别是从你自己那边透出了消息,那就怨不得我咯。” 前田利家笑道。 “本就是无意中探到的飞来横财,能发个几年已经是天意厚赏,怎么敢奢望永远能瞒住天下人的眼睛呢。” 义银点点头,看来前田利家并不看好斯波织田两家现在的默契会持续太久。 尾张斯波领的困境源于织田信长,哪天两家真的掀桌反目,尾张斯波领的现状就会得到解决。 无论结果是好是坏,总得见个分晓,前田利家也就不必继续呆在山中苦熬了。 义银笑道。 “找到了硝石,你可算是发大财了,难怪敢理直气壮不要我帮忙。” 制造火药,需要硝石,硫磺,木炭。岛国多火山不缺硫磺,木炭也足够,但硝石一直是个大问题。 随着铁炮这一新技术在军事中的运用逐渐成熟,各地武家纷纷开始装备铁炮,相关的火药与铅丸作为消耗品,需求越来越大。 硝石与铅,主要通过南蛮贸易输入,获取不易。 前田利家竟然发现了岛国内的硝石产地,难怪她笃定商人必然愿意翻山越岭,跑到山里来和她做买卖。 听到义银调侃,前田利家谦虚道。 “君上见笑,土法熬硝不如南蛮的硝石质量好,一石土硝最多只能换十五石糙米,比南蛮货差远了。” 义银无奈摇头,前田利家这是在炫富。 山里熬硝的确很难,负责熬制的工人估计都是短命鬼,这年头可没有化工防护的说法,都是耗材一般的牛马奴工在干。 可熬硝再难,能比种田更难吗? 这该死的火山岛就没有几块好地,精耕细作一年都不够人吃上几顿饱饭,能用一石土硝换十五石粮食,是做梦都求不来的大好事呀。 前田利家在郡上郡不过二万石的领地,还是山中的贫瘠之地,四公六民算宽裕了,地里抠出来也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