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是精神啊。 刘主任忍不住感叹了一句,随即站了起来,拍了拍手,“沈知青,是这样,我来找你有件事。” 沈美云,“您说。” “我瞧了一,你照顾这些猪崽子都很不错,想让你给公社社员们上两天课,不讲别,讲你怎么母猪接生护理。” 沈美云,“……” 见她久不说话,刘主任还以她不愿意,便主动说道,“你去公社给社员们上课期间,我让老支书也给你算工分,工分到时候公社给你出。” 这已经是极大面了。 沈美云能怎么说? 她自然是应承来,比起去种地,去扫猪圈,去公社给社员们上课,显然更轻松一些。 她点头,“成,不过刘主任,我自己也是半桶水,到时候教不好,您不要怪我。” 她确实是半桶水,仅有知识,还是从母猪产后指南上来。 完全是自学。 她没那么大能力,沈美云很是知道,所以她需要把丑话说在前头。 刘主任,“你这是谦虚了,连老大夫说母猪难产,你都能救过来,甚至还保住了那十只小猪崽。” “你这要是半桶水,我可以说整公社,都没有比你比给猪接生接生婆了。” 沈美云,“……” 沈美云深呼吸,深呼吸,强迫自己不要脸色扭曲狰狞尖叫,她强硬地挤出一抹笑,“谢谢刘主任夸奖。” 这真是她莫大荣幸了。 技术好猪猡接生婆。 倒是老支书察觉到什么,他忙打岔,“主任,你看这样,交给公社那两只小猪崽,你是现在提走,还是等满月了在提回去?” 他们前进大队猪崽,当时是大队账上没钱,所以从公社那边赊账带回来了两只。 这不,阿花崽了以后,这又要还账了,起码把公社那两只猪崽给还回去。 刘主任,“在放这里几天吧,这猪崽太小了,我领回去,公社社员也养不活。” 这是实话,一般来说,他们算是带猪崽走,也是等住在满月出栏了在说。 老支书不意外,“那成,你挑两只,我给你做记号,等月,满月了,看你是过来拿,还是我给你送过去。” 刘主任自然没有不答应,“我要那两只,头顶上带花。” 黑□□,可不是花了。 老支书迅速做了记号,“成,那我们大队抽签时候,把这两只给放在外面了。” 不在抽签范围。 刘主任嗯了一声,“那说好了,沈知青,择不如撞,天吧,你来一趟公社,给我们公社干事和社员们上上课。” 临走前,刘主任又叮嘱了一句。 @无限好文,尽在晋江文学城 沈美云点点头,目送刘主任离开后。她有些疑惑地去看老支书,“咱们大队要抽什么签?” 老支书也没瞒,“这次阿花不是了十只猪崽吗?算是还给公社两只,咱们这边还有八只,这还不算阿花它们。” 沈美云嗯了一声。 “你也知道,这数量很危险了,大队不可能养这么猪,这要是被外人看到了,说咱们大队割资本主义尾巴,那麻烦了,所以我陈计他们商量了过后,打算把这剩八只小猪崽,放到每一人手里。” “是,你也知道,大队有那么人家,不可能每家每户都能抽都一只,所以我打算弄抽签,谁抽到了,谁把猪崽领回去养。” 这样分摊去,十家也才养一只猪,也不算是割资本主义尾巴了。 沈美云听到这话,她睛一亮,“您这办法好。” 等这八只小猪崽全部往一放,她每天养猪也能轻松不少不是? 阿花一话,显然是很好伺弄。 被夸老支书摆摆手,“沈知青,你先在这边盯猪崽们,我去通知社员们,一要去晒谷场开了。” 开干嘛? 当然是抽签抽小猪崽了。 * 那边老支书拿大喇叭,在大队里面各条小道上走,一边走一边通知,“开了,开了,十一点半晒谷场集合,每家每户必须最少到一人。” 一连重复了遍。这点,是社员们从地里面放工时间,基本上每家每户都能赶来。 家里有闲人,听到了,都有些意外,老支书这要求有些奇怪啊。 还每家每户最少到一人,以前都没听过这种要求。 于是到了晌午,家家户户灶膛里面一闷上糙米饭,好用小火炕锅巴。 人转头去了晒谷场。 一到晒谷场,这边顿时热闹极了。 “老支书,您这大晌午,不让大家吃饭歇息,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