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者啊。 朱元璋的外公陈公,正是一名当年从崖山海战幸存的老兵。 外公曾在宋军主帅张世杰麾下效力,战败后,随众人一起跳海自尽,却不幸被元军打捞起来俘虏了。 后来,总算找到一个机会逃走。 先是一路游啊游,回到老家扬州,然后,因为女儿出嫁,又跟着去了安徽凤阳。 他平日特喜欢对自家孩子唠唠叨叨,讲述崖山旧事。 等到明朝开国,宋濂在朱元璋的授意下,写了《大明追崇杨王神道碑铭》一文,专门来讲述这位外公的传奇经历。 杨王,就是外公的封号。 可想而知,朱元璋从小在这位外公的耳濡目染下,对崖山海战感触很深,十分地同仇敌忾。 崖山一战,宋亡。 神州从此不复汉人衣冠。 朱元璋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再开大明汉家天。 这是一种荡气回肠的精神传承。 洪武朝的君臣们,因为自身的经历,对暴元格外厌恶,也是最有动力去奋战【崖山海战】副本的一群人。 徐达:“臣愿为上位分忧,扫灭暴元,匡扶社稷!” 常遇春:“臣只需自己一人率军,定可打得元贼哭爹喊娘,溃不成军!” 蓝玉:“臣一定将元将张弘范抓回来,扒皮楦草示众!” 见大家讨论得热火朝天,燕王朱棣听着心痒痒的,也跃跃欲试。 他站起身,大声说:“儿臣也想请战!” 徐达:嘿,抢活的这就来了? 老丈人徐达对小朱棣投去了死亡视线。 小朱棣一抖,硬着头皮道:“儿臣今日能为宋朝守好崖山,以后定然也能守好大明的北平国门!” 朱元璋闻言,倒觉得很有道理。 他对朱棣期望甚高,希望他未来能够成为一名贤王,好好辅佐太子朱标,守好北方边境。 将【崖山海战】副本当成练兵场地,未尝不可。 …… 天幕再度变化: 【崖山海战副本背景】 【大宋,继大唐之后,再度终结乱世,形成一统,历十八帝,享国三百一十九年】 【大宋文人多风骨,武人多俊杰】 【而官家,多奇行种】 【代表者,有驴车漂移大神、大金战神、粉饰太平封禅主、花鸟天子、求饶天子、投降天子、青楼皇帝等】 宋太/祖赵匡胤:“……” 这么多不肖子孙? 德昭,爹给你个选项,你自裁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