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r> 于谦:“我文能治国抚生民,武能披甲安天下。” 邓剡声音微微颤抖:“那你风骨……” 这个问题,于谦还真好回答。 都说盖棺定论,他自己还没死,哪能知道后怎评价他风骨。 就在这时,天幕中出现了一行字迹: 【万历皇帝朱翊钧】:于谦,朕为你谥号忠肃,是上上谥。 【万历皇帝朱翊钧】:危身奉上曰忠,险辞难。 【万历皇帝朱翊钧】:刚德克就曰肃,成敬使为终,执决断曰肃,言严果。 于谦:“……” 人还好端端活着,忽然就得知了自己死后谥号。 情复杂! 【弘治皇帝朱祐樘】:朕给你加封了光禄大夫、太傅,建祠堂,题字“旌功”,组织祭拜。 【清高宗弘历】:朕为你题字“丹抗节”。 【汉光武帝刘秀】:清高宗,怎哪儿都你? 【汉光武帝刘秀】:上次那个说要给文天祥写文,也是你吧。 【清高宗弘历】:文章已写好了,正准备刻上,就叫《御制宋文信国文》。 【宋孝宗赵瑗】:呜呜呜,朕也好想给于谦题字追封。 【清高宗弘历】:跨、跨时空追封?! 【宋孝宗赵瑗】:就封个“救英杰,帝国双璧”好了。 【陈文帝陈蒨】:双璧? 【陈文帝陈蒨】:除了于谦,还一位是? 【宋孝宗赵瑗】:另一位,自然是朕那能文能武,才貌双全,文人中最擅打仗,武将中最会写诗文绝天才辛幼安了。 【大秦天王苻坚】:宋孝宗夹带私货,叉出! 【宋哲宗赵煦】:赵瑗每日一夸辛幼安任务完成(1/1) 【蜀后主刘禅】:你是懂副本任务。 于谦把信息整理了一下,告诉邓剡说: “我谥号是忠肃,后来追封光禄大夫、太傅,后几位皇帝给我建祠纪念,题字【旌功】、【丹抗节】。” 邓剡:“……” 邓剡:“………..” 是,你这厉害还拜文天祥当什先生,我叫你一声先生还差多。 天下妖孽皆出一家,没天理啊! 他坐到一边,默默自闭了。 于谦见状,又伸手将人拖回来:“好了,你过来,我把每一步要你做什,都告诉你。” 于谦蘸了酒水,在面前桌案上写了几行字。 邓剡越看越是错愕,刚想问这能行吗,一抬头,却正好对上了他视线。 于谦是一个精神内核稳定,情绪力量极强人。 他眼眸十分优,锐利而沉稳。 同天崩地裂下犹巍然屹立亘古青山,让存犹疑人一看,便瞬间感到了主骨。 也知道为什,邓剡忽然就相信了他,觉得这些事一定可以完成:“好,你放,等我消息便是。” 于谦淡笑,拂袖抹了字迹。 “跟你一起谋事,早晚要折寿”,邓剡嘀咕着,坐到旁边,接连喝了几杯酒压惊。 忽听人轻咳一声: “老师,你尚在病中,这般喝法好吧。” 一只手从旁边伸过来,直接按住了酒杯,让他再喝。 于谦回头看,见一个约莫十五六岁少年,锦衣貂裘,剑眉入鬓,清清爽爽立在宴会红烛边,神情一派英勃发。 这就是张珪了。 邓剡见到弟子,先是神色一喜,而后又脸一黑:“你怎告诉我,你就是张珪,张弘范儿子?” 谁知,张珪看起来比他还要惊讶:“老师居然知道我身份吗?” 小少年顿时眉头紧锁:“我是故意欺瞒老师,我分明跟您说过我姓张,又能在军营里自由出入……” 这样一来,他身份是呼欲出了! 邓剡却一脸坦荡地说:“天下张姓人何多?便是你元营中将领,也好几个姓张呢,我何能确定你父亲是谁?” 张珪:噫,愧是他老师。 乍一听,质疑得好像还挺道理。 忽然,他中涌现出了一个无比惊喜想法:“所以,老师所以同意收下我,实并是因为我父亲位高权重,而是因为我这个人!” 邓剡点了点头,理所当然地说:“正是此。” 张珪:! 他看起来简直一派欢欣鼓舞:“那我会努力证明老师很眼光!” 邓剡拍拍他肩,满是欣慰:“你这份就好。” 张珪表面矜持点头。 下一刻,趁人注意,悄然背过身,暗自狂笑已。 一旁于谦:“……” 绝了,这两人实属是一家人,进一家门(师门)。 憨得出一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