狂沙翻涌中依旧从容凛然。 文祥望了他一眼,忽而问:“廷益后保卫京师,是什么模样?” 于谦顿时神采飞扬道:“那是很荡气回肠的一场行动,虽然一始有着争执,但建议南迁逃跑的人,很快被暴力解决了。” 比如某些被当庭打死的奸臣们。 文祥:啊这。 险些忘了大明官员武德充沛。 于谦道:“正打的时候,已是万众一心,众志成城,所有人各司其职,论如何都要保住京师,绝可能后退半步。” 文祥不禁感叹:“人既然有实事可做,便不会再将希望寄托于虚缥缈的鬼神身上。” 于谦却忽然目光游移起来:“其实,在北京保卫战中,也是有求助鬼神的。” “——战争前夜,我把己关在书房里,拜了先生的画像好久呢。” 先生:?你走。 四野慢慢地静寂下来,于谦百聊赖地数着剑穗上的花纹。 过了许久,远远地,城上炮火轰鸣,连响三声。 于谦知道,约定的时候到了。 但这轰鸣声却久久回响在地之,山鸣而谷应,仿佛休止。 他正怀疑是不是城内出了变故,忽然听见后方传来了惊呼声。 在远方,水相接的地方。 有一条窄窄的银线边翻涌而来,顷刻呼啸而至,磅礴流淌,如同千军万马奔腾。 一堵一堵数层楼高的水墙,从半空中倾砸而下,冲垮了整个营地。 浩荡的潮水淹没了所有的一切,造成人仰马翻。 地,再不闻炮火人语,有这一种咆哮声在排山倒海地回响,势如雷霆般不可阻挡。 于谦骇然:“这是……钱塘江潮?” 幕上,朱祁钰也终于找到了答案,几乎在同时说: 【至元十八年十二月末,钱塘江大潮泛滥,淹没整片沿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