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是大最后的战,一身转战千里路,只手撑起半壁天。 然而,就是这样一位将星,在崇祯年间,居然因为活不下去,被逼起义造反了! 李定国十岁的时候,因为家乡闹灾荒,父母双亡,只能出来投身行伍,杀出一条生路。 同样是十岁,永历还在桂王府吃吃喝喝,郑成功还在当他的锦衣玉食二世祖。 永历政权的高层领袖,清一色都是李定国这样的早年农民起义军将领,昔日反,今日为了抗清,为了保护山河社稷,又重选择了归顺朝,血战底。 这些人不图名,不图利(毕竟永历确实啥都有),只是为了抗清,为了心中义。 所谓“海盗守国门,流寇死社稷”,正是如此。 永历简直不敢想象,他堂兄崇祯当年的执政底有多荒谬,才会一群可以成为忠臣义士的人,直接给逼反了! 【永历皇帝朱由榔】:呵呵,堂兄。 【永历皇帝朱由榔】:你还有脸说“诸臣误朕”,我大从来不缺忠臣良将,只是你不会用而已! 【崇祯皇帝朱由检】:!!!胡言乱语!!! 【崇祯皇帝朱由检】:朝中若有忠臣,朕何至被逼如此地步,十五年间换十几任首辅皆不顶用,是他们欺朕太甚! 【景泰皇帝朱祁钰】:…… 【景泰皇帝朱祁钰】:由检,你十五年间换了十几次首辅?! 【汉光武帝刘秀】:离谱,原来朱由检是这种勤奋。 【宋仁宗赵祯】:如此瞎搞,朝廷不乱都不合理。 【崇祯皇帝朱由检】:景泰爷爷(大哭) 【崇祯皇帝朱由检】:如果你不帮朕,朕真的只能找根绳子,挂歪脖子树了。 永历皇帝见此,勃然大怒。 朱由检居然出来卖惨,好不要脸! 他担心朱祁钰会被说动,赶紧输入: 【永历皇帝朱由榔】: “是啊,堂兄你倒是上吊煤山,一死了之,死得痛快,死得伟光正,死得青史留名了! “你底有有一丝一毫的责任心?怎么就不能像一个有良心的人一样奋战底? “看看你给后人留下了怎样一个烂摊子!” “你过得再苦,至少还有一个完整的江山,朕如今却只剩云南、广东一隅之地!” “今日局面,小半沦丧清军铁蹄,大半却亡南各个政权的内耗!” “凡你稍微有一点脑子,将你的太子朱慈烺提送往南京避难,哪里会有后来的惨祸!” 永历皇帝痛斥着崇祯,声嘶力竭。 像是要将这些年间所有的委屈和愤怒都发泄出来。 一旁,晋王李定国和延平王郑成功都充满诧异地看着他,像是第一次认识他这个人一般。 永历平时见了他们二人,都是细声细语,唯唯诺诺。 更是一听闻外面有风吹草动,就收拾包袱准备逃跑,简直怂得一批。 居然还有如此刚烈的一面? 崇祯位面。 朱由检看见天幕上一行行扎心至极的字迹,简直要气昏过去了。 这个朱由榔他知啊,是桂王一系的庶子。 等下就叫人这厮抓起来,看他以后还能不能成帝! @无限好文,尽在晋江文学城 【崇祯皇帝朱由检】:你放肆! 【崇祯皇帝朱由检】:朕身为大天子,岂会存心害己的百姓,不过是天灾人祸频至,朕一人已无力回天。 【崇祯皇帝朱由检】:换你在此,所作所为,怕是还不及朕! 永历扫了一眼崇祯的回复,满脸不屑,端起桌上的水一饮而尽,回复: 【永历皇帝朱由榔】:笑死人了。 【永历皇帝朱由榔】:朕放在你那个境地,什么情况不知。不过,朕如今全力支持晋王,在云南和广东恢复生产,休生养息,可有哪个当地百姓,出来说朕一句坏。 【永历皇帝朱由榔】:反观堂兄你啊,朕的晋王那么好,却被你生生逼反,真是贻笑天下! 【崇祯皇帝朱由检】:呵。 【崇祯皇帝朱由检】:看你口口声声不离晋王,怕不是成了被权臣所控的傀儡天子。 【崇祯皇帝朱由检】:朕看你这晋王,跟祸国殃民的魏阉也无甚区别。 本来吧,永历皇帝怒斥了一阵堂兄,所未有的心情愉悦。 谢谢,真的有爽。 本打算就这样算了,结果,他看朱由检居然开始怼李晋王了! 这还得了! 朱由榔瞬间暴怒,伸手在御案上重重一拍。 在他这里,天大地大,晋王最大,他要火力全开,骂死崇祯! 【永历皇帝朱由榔】: “哼,堂兄,敬你的,叫你一声皇,不敬你,你就是亡国之君。” “朕是对晋王信任过度又怎样?莫说晋王本无篡逆之心,即有,又如何?” “朕根本离不开他,若非他昔日来安龙救驾,朕的骨灰都早不知葬在何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