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是不知,在寡人的这个年代,是不是也存在着西班牙这些国家。” 好想像郑成功一样,把他通通都打击一遍啊! 大明永乐位面,朱棣把刚下完西洋,正准备回家休息的郑和薅了来:“快点干活了!样都是姓郑,人家郑成功横扫东南,战无不克,你也可以的!” 郑和:“……” 郑和:“陛下,有没有一可,郑成功不姓郑,他姓朱?臣也不姓郑,是姓马?” 朱棣:“你说啥,咱没听清?” 郑和十分从心地改口道:“臣说,臣一定会在远航的途中,早日找到荷兰、西班牙这些地方,为我大明提拔除隐患。” 朱棣很是满意,豪气干云地一挥手:“好!定要让我大明旗帜,遍插五湖四海!” 还有其他的众多位面。 大秦天王苻坚、宋武帝刘裕、光武帝刘秀、魏武帝曹操……等一众有志于征伐的帝王。 纷纷给郑成功点赞,满怀期待地等待下文。 @无限好文,尽在晋江文学城 天幕继续叙述: 【郑成功的人生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他是锦衣玉食的贵公子,春衫年少,章台走马,一心从文,师从江左文坛之首钱谦益】 天幕中,出现了郑成功少年时的影像。 细眉秀目,鲜衣风流,醉倚在高楼栏杆,眸中烟波弥漫。 他纤凝如皓月的手指执着玉杯,斟酌低徊间,捻碎了杯沿的一抹星辉色,委实是描不尽的妍丽风华,寥寥数笔,悄入惊鸿画卷中。 【崇祯十五年,郑成功参加科举】 【因其事作风,太过于萧散不羁,加之一路来,生活奢靡无度,科考官员郭之奇颇为恼怒,虽见郑成功文颇佳,仍旧扣下名单,不许他中举】 【郑成功不以为意,日散一万金,飘然离去】 永历位面,众人纷纷发出善意的笑声。 比较活泼的几位,如临国公、少年将军李来亨,更是笑得险些滚到桌子下面去。 “哈哈,没想到延平王平日对我疾言厉色,居然还有如此……年少风流的一面。” 李定国反倒轻轻叹了口气:“这样不好么?” 他这一生中,只有这一段真正无忧快活的时光啊。 天幕继续播放: 【崇祯自尽煤山后,明朝北廷灭亡,南明正式开启】 【郑成功之父郑芝龙手握重兵,掌控东南海上众军,为了获取更大的政治资本,拥立唐王朱聿键为帝,改元「隆武」】 【隆武帝为人清正,君子端方,一心励精图治,北伐恢复江山】 【他将郑成功带在身边,亲自教导,让其在朝中以皇子体统事,封为招讨大将军,掌兵权,往抗清线历练】 【纵观郑成功的成长历程,父亲这一角色始终缺席,直到隆武帝填补了这个空白】 【这是他人生的第二阶段,一个虽然很辛苦,看来却途光明,一切都充满希望的时段】 李定国看到这,复又叹息了一声。 “大多好物不坚牢,彩云易散琉璃脆。” 【可惜,隆武帝虽有汉光武帝之才,却无汉光武帝之运】 【他早年因兵勤王,被崇祯投入狱中许多年,无任何亲信势力,郑芝龙等权臣趁机把持朝政】 【隆武二年,郑芝龙举国降清,出卖隆武帝,清军未遇到丝毫抵抗,长驱直入】 【八月,隆武帝出奔汀洲,被清人俘获,宁死不降,殁于乱箭】 【他是最后一位可以算得上明君的汉人帝王,也是最后一位「国君死社稷」之人】 众人:“……” 一个崇祯,一个郑芝龙,二位真是狗中狗,弟中弟! 隆武帝也是命途凄惨,遇见了这两个坑货。 观众都还记得,之,隆武帝向朱祁钰叙说过自己的经历。 早年,因为祖父宠妾灭妻,一心想让他早死,遭到囚禁虐待二十年。 后来侥幸存活下来,深感京师危局,散尽家财,往兵勤王,反被崇祯以“藩王不掌兵”的罪名关押来,高墙之内,又羁押了许多时光。 后后幽囚二十八载。 哪怕是天降大任,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这苦得未免也太过了。 最可怕的是,隆武帝吃了那么多的苦,走过了浮生百劫,关山千重,终于站到了最高处,欲为天下苍生殊死一战。 到头来,却依然没有一个好结局。 【魏武帝曹操】:崇祯真是罪该万死。 【魏武帝曹操】:面说十年之内换了几十个首辅的,也是这个崇祯吧? 【宋英宗赵曙】:是他。 【成化大帝朱见深】:世间的父子关系还真是神奇,郑成功如此英雄,他爹郑芝龙却如此下作。 【大顺皇帝李自成】:这有什么神奇的,世间父子迥异的多了去。 【大顺皇帝李自成】:比如成化你,犁庭扫穴横灭真,何等的英豪,反观你爹堡宗…… 【成化大帝朱见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