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r> 对此,李庭芝的回应是,在城头当空射下一箭,血溅三尺,直接截断了他喋喋不休的语声。 他鼓舞城内众人道:“九洲虽大,但我已经无路可退,再往后,就是皇城临安。” “死也要守住扬州城,为临安留下一线生机!” 扬州满城子民悲愤交加,都决定血战到底。 然,李庭芝做梦都没想到,就在他准备带扬州下死战,保全临安的时候,临安城的谢太后和小皇帝宋恭帝眼元人势大,毫无抵抗之心,直接就开城降了。 就在今天,二人传诏过来让李庭芝投降。 说是宋祚已灭,守城已经没任何意义了,宜尽早降元。 李庭芝血战一场,带伤,一瘸一拐地走下城头,恰好这一支送来的投降消息,当真是万箭穿心都无法形容他此刻的心痛。 他一剑斩杀了来,满是消沉和沮丧,回到城主府,跪在了岳飞牌位前。 似乎很多年来,他一直都这一个习惯,一遇无法纾解的难题,就过来给这位祖宗炷香,写写诗,放几朵小花,碎碎念几句,说一说如今的人间山河。 似乎一想起如今他为此奋战不休、即将泣血死去的这片土地,当年岳飞也曾从这里走过,一切就都变得明朗了起来。 从生入死,他一直不是一个人。 今日,李庭芝依旧到这里燃了香。 室内光线很昏暗,青烟飘渺浮动,他牌位的「宋故岳王武穆之位」,指尖轻轻拂过,眸中仿佛也蕴了一层水汽。 他想,若您在我这个位置,会怎做呢? 又或许,您一生战无不胜,根本不会走到我如今这个地步,是我能力短浅,才华低微,才一步步沦落至空守孤城,坐待毙。 城开,元军屠城是死,继续守下去,也还是死。 今日就连宫都来劝降了,他已经降了元,我的国家已经灭亡了啊,那我究竟是为谁死战,这一切终归到底都没了任何意义。 因为兵荒马乱,信息阻隔,他并不知道陆秀夫、张世杰等人已经带二王南下,一路转徙,重新竖起了宋廷的旗帜。 他也不知道,虽然临安出降了,但数不尽的仁人义士还在外面奔走,江苏南部、浙江、江西、福建、广东等各地还许多宋军驻扎,此时反抗大可为。 他只知道,他在外面血战,但宋朝却已经覆灭,支撑他往前走的一切信念都已不复存在。 李庭芝缓缓端起了一杯鸩酒,只觉万念俱灰,但转念想到满城百姓,握杯的手终究是停在了半空中。 罢了。 自己这一死固然痛快,但扬州子民就真的只能沦为刀下鱼肉,任人宰割了。 李庭芝最终决定战至最后一息,谁要想伤害这些扬州人,谁就踏他的尸骨过去。 他将鸩酒放在一边,继续写自己的遗书。 他一生征战,傲骨不屈,却在遗书中极尽所能地放低了姿态,自称罪臣,百身莫赎,想在城破之日,战死之时,如果人找到他这里,可将一切罪责都推在他身,放过全城百姓。 因为情绪激烈,太过于投入,李庭芝完全没发现岳飞的到来。 岳飞站在他身后,他写完遗书,轻轻叹了口气,伸手搭在他肩:“你……” 李庭芝骇然回头,一反应还为元军已经打城了,对方一身汉人衣冠,才稍稍松了口气。 但这一口气还没彻底送下来,他就了岳飞的脸,如同做梦般,转头又了画像。 一般言,画像和本人之间都存在较大出入。 甚至极端情况,连物都变了,比如之前新宋帝国,赵昺给张世杰设计的黑洞嘴猕猴腮画像。 @无限好文,尽在晋江文学城 但李庭芝不是一般人,他是岳家军四代目,他家中许多前辈都亲眼过岳飞本人。 所,这张画像风仪峻秀,气骨挺拔,望之如穿云破雾之利剑,和岳飞本人可谓是十成十的似。 李庭芝一,顿觉眼前一黑。 天呐,师祖都来接他了,他难道已经到地下去了? 那扬州城定然是守不住了…… 就这,他前步,死死抓住岳飞的手,急切地想要说点什,比如自己不是国家罪人,对天下对先贤问心愧。 但他实在伤得太重,又许多日未曾合眼,这般情绪涌,一下就昏了过去。 岳飞本想李庭芝摇醒,问问情况。 他全身都是伤,不知该如何下手,只得叹了口气,先给他简单包扎了一下,让他在边休息一会。 此刻,门外那名汇报“追杀文天祥”之人,早已离去,行色匆匆地复归战场,来不及停留。 岳飞找了一些城中简讯资料在,越越眉峰紧蹙,待到那个谢太后命令本方投降的诏书,更是目中迸出了如刀剑般的寒芒。 视频那头,刘裕大骂:“这个谢太后还小皇帝,真不是东西!” 参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