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天然小说>历史军事>明末最强钉子户> 第594章 西进女儿河!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594章 西进女儿河!(2 / 3)

“轰!”

在这一波炮击中,正巧有一队满洲镶蓝旗的骑士,正处于浮桥的中心地带。

炮弹的冲击下,不论是骑士还是战马,都被血雾所笼。

人马哀鸣,一片混乱中,他们如同断线的风筝,纷纷坠落。

那些后方的旗兵,目睹前方的惨状,眼中充满了恐惧。

他们竭力控制着因惊吓而发狂的战马。

但最终还是在尖叫声中,一同冲入了冰冷的河水中。

落入水中的清兵,拼命挣扎,他们大多不会游泳,对水有着天生的畏惧。

他们一边呛着混杂着鲜血的河水,一边向浮桥上发出绝望的呼救,希望能有人伸出援手。

然而,青牙军的火炮并未因此而停歇,炮弹依然呼啸而至。

在轰鸣声中,浮桥的各个位置不断遭到炮击。

这些由木板搭建的浮桥,承受不住炮弹的冲击,每一次爆炸都造成巨大的破坏。

炮击之后,那些试图过桥的清兵往往陷入一片混乱,拥挤成一团。

而那些落在水中的炮弹,激起的水柱虽未直接击中人马。

但溅起的水花,却让附近的清骑心有余悸,既庆幸又后怕。

……

王钩立于炮阵山丘之巅,目光穿透弥漫的硝烟。

旁边那面随风飘扬的日月浪涛旗,金黄的绸边在烟雾中时隐时现,如同战场上的守护神。

炮兵营的将士们,身着战甲,动作紧张而有序。

每一次的装弹、瞄准、发射,都是无数次训练的成果。

王钩的目光从自家阵地缓缓移开,转向数里之外的青牙军炮兵阵地

那里炮声隆隆,浓烟四起,炮火覆盖着左面的浮桥和河岸

清军的援兵在炮火下四散奔逃。

青牙军不仅在压制想要渡河清军,还在支援左前方河对岸的骑步兵阵地。

那里正是后营大将赵率教亲自率领的甲级军们,占据的河边山岭。

山岭紧邻南岸的河水,右侧不远处是一座小浮桥,再往右两里,便是女儿河上的两条大浮桥之一。

占据此处山岭,无疑加剧了北岸清军的紧张和焦虑。

他们开始怀疑明军的主攻方向可能是苗柏堡。

在王钩的千远镜中,清军的骑兵如潮水般涌向山岭,火铳的爆裂声与喊杀声交织成一片。

南岸的青牙军炮阵不断向敌方开火。

每一发炮弹都在山岭上空划出死亡的弧线,将敌军的攻势一次次击溃。

然而,清军的援兵源源不断。

“建虏的援救过来的兵马实在太多了,光靠炮营和马步营是挡不住的,希望步兵阵快点到达!”

王钩心中暗自忧虑。

现在的每一分每一秒都至关重要。

……

从山城撤下的皇太极骤然勒马。

四周簇拥着精锐的噶布什贤超哈营战士,以及如英额岱等重臣。

但此刻,像多尔衮、岳托这样的满蒙旗主,已遵照他的命令,返回各自的军阵,率领援军火速奔向女儿河。

他的目光凝视着山下广袤的平原,似乎在心中默念着什么:“青牙军的步阵已抵达了吗?”

从高处俯瞰,可以清晰地看到,由无数小队汇集成的庞大军阵,正迅速向女儿河方向推进,离双子山已不远。

这支部队以红旗红甲为装,日月浪涛旗在风中猎猎作响。

即便长途跋涉,军阵依旧严整,盔甲明亮,行伍有序。

远观之下,那一面面旌旗仿佛携带着翻江倒海之力,气势磅礴,这正是精锐之师才有的气象。

紧随其后,从数里到十数里不等,是余镇明军的部阵。

不过,这些军阵行军时,却不如青牙军那般严谨,缺乏那种令人心悸的压迫感。

然而……

皇太极的目光转向青牙军步军后方,那里有几个队伍。

从旗帜判断,他们是祖大寿等将领麾下的新军,实力同样不容小觑。

在这些相对有序的军阵之后,是如潮水般涌动的其他京营明军,还有就是大量的辅兵。

他们如蚁群般密集,前仆后继,稀疏地散布在山下的广袤平原上,其中夹杂着拉拽火炮的牛马。

皇太极长久地凝视,仿佛在深思。

随后,他取出千里镜,仔细观察女儿河的局势,声音冷淡:“前往女儿河那边援军的情况如何?”

屋百,这位噶布什贤的噶喇章京。

深知皇太极此刻冷淡的语气,是预示着即将爆发的怒火。

他不敢有丝毫懈怠,小心翼翼地上前回答:“岳托等人报告,明军精锐骑兵超过两万,布阵于河岸山边。

“尤其是青牙军的炮阵,火力猛烈,我军首波救援遭遇阻碍,难以渡河。”

他偷瞥了一眼皇太极的脸色,补充道:“峰路山的满洲正蓝旗,巴牙喇甲喇章京费无恙等人率领骑兵下山进行猛烈的反击。

“然而明军骑兵众多,未能全面兼顾救援,无奈之下只好撤回。”

皇太极面无表情。

他知道,此时峰路山的兵马虽超过一万,但其中包含大量杂役和步兵,精锐骑兵的数量有限。

而且峰路山的地形中部多石,地势险峻。

虽然有利于防守,却不利于大规模部队的出击,尤其是骑兵。

费无恙等人未能救援成功,也在他的预料之中。

皇太极轻声自语,语气沉重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