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天然小说>武侠修真>我刷的视频在古代爆红> 第236章 史上规模最大的农民起义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236章 史上规模最大的农民起义(3 / 5)

“洪秀全返回广东,准备向两广总督请愿,希望遵守允许宗教的信仰自由的许诺,请求释放冯云山,这个想法在当时因过于天真而无法实现。”

“此时的杨秀清则机灵的多,他主张以行贿为主,组织营救冯云山。”

“杨秀清下令烧炭的教徒每卖100斤木炭,就抽一部分炭税上缴,作为行贿营救冯云山的专款。”

“当时清朝政府已经比较**,桂平知县在收受杨秀清贿赂后,释放了冯云山。”

“冯云山的成功营救,后来被视为太平天国发展史上非常重要的转折点。”

“有人认为,如果不是杨秀清,此时的太平天国或许已经夭折。”

“公元1849年到1850年,越来越多走投无路的百姓加入拜上帝会。”

“人们真诚的皈依这个外来的上帝,可以为自己穷苦而绝望的人生提供光明和希望。”

“当时教会的所有会众被要求变卖财产投入圣库,人民将从圣库领取生活用品。”

“这种原始**的理想模式,对穷人无疑有着巨大的吸引力。”

“从理论上和制度上,拜上帝会已经做好了发动革命的准备。”

“公元1850年4月3日,洪秀全在平在山穿起黄袍登基,正式就任太平天王。”

“根据天父天兄的旨意,开始发动群众集结。”

“到11月,2万多名信徒在杨秀清的统一指挥调动下,集结到广西贵平县金田地区,准备发动起义。”

“1851年1月11日,在洪秀全38岁生日这天,拜上帝教举行了恭祝洪秀全万寿的大典。”

“在万寿庆典上,洪秀全正式宣布,拜上帝教起兵反清。”

“洪秀全自称太平真主教徒,以太平天王的身份宣布建立太平天国,以本日为太平天国新开元年,组成的部队称为太平军。”

“太平反映了自古以来中国老百姓对安定的理想社会的追求,天国则来自于圣经。”

“太平天国的目标是在上帝的指引下,消灭人间的阎罗妖,实现天下一家共享富贵的理想社会。”

“太平军宣布清朝统治者为妖魔,称之为清妖。”

“太平军不再剃发,按照中原地区本来的习俗留起长发,因此被清政府称为长毛。”

各朝的读书人纷纷摇了摇头,从这里就看出了洪秀全注定失败的原因。

太平天国一开始的目标就是错误的,怎么可能成功推翻大清帝国呢?

大同社会是孔子理想中的世界,也是他们读书人最大的理想。

所谓理想,就是近乎不可能实现的愿望。

他们身为读书人,自然最是清楚实现大同社会的难度,比登天还要难上百倍千倍。

甚至在他们看来,大同社会是永远也不可能实现得了的。

他们前些天也看过了主播直播后世的社会现状,哪怕是物质条件极其丰富的后世,也没有实现大同社会。

可见大同社会想要实现难度有多大了,更不用说洪秀全妄想实现这一目标。

洪秀全制定太平天国不切实际的目标,妄想在天下大乱的清朝晚期实现大同社会,这简直是痴人说梦。

一开始的大方向就错了,一艘巨轮自然也就不可能驶向成功的彼岸。

“1851年秋,太平军攻占广西的永安州,12月在永安城分封诸王,史称永安封王。”

“封原中军主将杨秀青为东王,称九千岁。”

“原前军主将萧朝贵为西王,称八千岁。”

“原后军主将冯云山为南王,称七千岁。”

“原右军主将韦昌辉为北王,称六千岁。”

“原左军主将石达开为翼王,并诏令诸王接受东王节制。”

“太平天国在南王冯云山的构想基础上建立了初期的官制、礼制、军制,并推行了自创的历法《太平历》。”

“与此同时,太平天国正式向全国发布檄文,号召全国人民推翻清朝。”

“面对太平天国的革命风暴,清朝的统治者决定派兵镇压。”

“到公元1851年底,前来剿灭太平军的官军总数超过了46000人,每隔一阵官军就会对太平军发动大规模的进攻。”

“公元1852年4月3日,洪秀全发布动员令,令太平军抛弃辎重,全军突围。”

“此后太平军可谓是势如破竹,展现出极强的战斗力,陷安庆、攻武昌、克长沙,在短短两年时间里就打入了南京,但起义元勋南王和西王先后在北伐中殒命。”

“公元1853年3月29日,洪秀全乘坐有36人抗抬的大轿像皇帝那样进入南京城,将南京改名天京。”

“并定都于此,建立起与清王朝对峙的政权,并对占有的地区,主要是南京城推行了一系列以军事化为主的社会组织建设措施。”

“首先拆散家庭,将男女人口编入男行女行,严禁男女私会的家庭生活。”

“所有个人和家庭财产都需要上缴天国圣库,生活所需实行供给制。”

“他们下令居民每日诵经敬拜上帝,并严厉禁止吸食鸦片饮酒嫖娼。”

“并在同年的12月,天国领导人制定出了更为系统的基本社会制度《天朝田亩制度》。”

“此制度建立在一种社会理想之上,使天下共享天父上主皇上帝大福。”

“有田同耕,有饭同吃,有衣同穿,有钱同用,无处不均匀,无人不保暖,对于传统中国社会的农民来说,最大的财富无疑是土地。”

“所以,天朝田亩制度的核心内容为田产均耕,按人口平分土地是这个制度的精华。”

“公元1853年春末,洪秀全宣布开科取士,以白话文取代清朝科举的八股古文,内容为拜上帝会宗教文献。”

“考生则来自三教九流,包括算命者和巫师,至此洪秀全终于实现了自己要开科取士的誓言。”

“不仅如此,太平天国的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