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演义》是以黄巾起义作为故事的开头的。
但是历史上有关黄巾起义的资料并不多。
史书上说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有组织的农民起义。
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起义是大泽乡起义。但是大泽乡起义是无组织的,只能说是一次“暴动”。
黄巾起义的领导人叫张角。
《三国演义》上说他是巨鹿人。
巨鹿位于现在河北省南部,地处黄河和漳河的冲积平原上。
这地方可以说历史悠久,人杰地灵。
上古时期,尧禅位于舜,就发生在巨鹿。是秦始皇册封的三十六郡之一。
这片土地上不仅仅出生了张角、魏征、张遂等闪耀汗青的历史人物,还发生过太多引领中华历史的大事件。
楚汉相争,“巨鹿之战”。
刘秀与王莽也曾决战于此。
以及后来明朝的“靖难之役”,明末清初的“贾庄大战”都发生在这片土地上。
今天我们来讲讲发端于巨鹿的黄巾起义。
一,东汉末年朝政的腐败
东汉是汉光武刘秀创立的。
东汉的建立充满了传奇色彩。
刘秀可以说是白手起家,短短三年,对,三年就重新建立了汉朝。因为它都城在洛阳,与刘邦的汉朝都城长安相区别,历史上叫东汉。
刘秀建立的汉朝被称为“光武中兴”,因为东汉名义上是继承汉朝法统的。
其实实际上,刘秀跟刘邦也就都姓刘而已。在血统上基本上是十八杆子打不着。
光武帝短短几年时间就光复了汉朝靠的就是能文能武与众不同。
他主要是靠地方豪强势力的支持,快速地击败王莽和其他势力而登上皇帝宝座的。
然而,得国太易是要受到老天诅咒的。
老天给东汉刘氏王朝的一个最大的诅咒就是皇帝都短命。
东汉一朝,皇帝寿命超过四十五岁,也就是现在一些互联网大厂雇佣工人的辞退年龄,也就二人而已。
甚至有好几个皇帝都没有活过十岁。
一个国家的最高领导人年幼不说,还早夭,权力怎么运行?
于是东汉政权的权力长期被外戚和宦官把持。
而历史学家认为外戚和宦官是权力运行中最为腐朽堕落的两股力量。
于是东汉政权不腐败就是天理不容了。
除了外戚和宦官,东汉在政治文化上也奉行着一条诡异的途径,那就是谶纬之学。
谶纬在我们古代历史上特别是在政治生活中一直举足轻重。
比如西周的“檿弧箕服,实亡周国”,就是西周时期一则有关褒姒亡周的政治讖言。
秦朝“忘秦者胡”也是鼎鼎有名。
到了汉朝光武帝开始,上层统治者更加重视谶纬,甚至到了走火入魔的境地。
光武帝本人就非常迷信谶纬,后来的王莽也是对谶纬迷的五迷三道。
谶纬说白了开始可能是一些别有用心的人为了达到某些目的而编造的预言,后来这种形式被统治者利用,目的也是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
但是玩刀者往往被刀伤,善泳者死于水。
统治者推崇谶纬,大肆宣扬,民间也对谶纬深信不疑。
这给张角发动黄巾起义提供了思想武器。
二,不第秀才张角
《三国演义》说“那张角本是个不第秀才”,此言大缪。
首先,秀才在隋唐以前不是称参加科举考试的读书人,因为那时候还没有科举制度。科举制度是创立于隋炀帝时期。
隋唐以前秀才是称呼有才能的人,不是专用名词。而且在东汉压根就没有秀才一说,因为汉光武帝名刘秀,为了避讳,那时候的秀才统一叫“茂才”,这个用法鲁迅先生曾经在千多年后还曾经遵守。
所以罗贯中老爷子在这里漏出了一个破绽,但是后来读三国的人都没有人跟他计较。
但是张角是个读书人确实货真价实的。
传言他读书之余也行医,古时候读书人都会点医术。一次他入山采药,遇到南华老仙,南华老仙给张角《太平要术》三卷,要他代天宣化,普救世人。
从这三卷书的内容看,应该是关于法术和医术的。因为张角研习后能呼风唤雨,能治病救人。
那么这个南华老仙是谁?
这个南华老仙是老庄的传人,是三国神人于吉、左慈、张角的师傅。他以道为念,心系天下苍生,他的一套“太平遁甲”神仙术可以逆天改命。
结合历史上我国土生土长的宗教道教的兴起时间,这个南华老仙应该就是道教的创始人。虽然道教尊老子为祖师爷,但是老子根本就没有提出道教的概念,老子的学说与宗教也是天差地别。而且道教的第一本正式经典《太平经》,也与南华老仙传授给张角的《太平要术》在名字上大同小异。
所以我们可以大胆推测,南华老仙就是当时道教的掌门人,而张角的太平道实际上就是道教。他也自称太平道人,对,道人。
所以,黄巾起义的思想武器也和后来的太平天国一样,是宗教。
张角与后来者洪秀全心有灵犀。
有史学家后来总结黄巾起义失败的原因说是因为黄巾起义准备不充分。
我要说,黄巾起义是组织最严密,准备最充分的一次农民起义。
首先它有严密的组织。
张角有五百多徒弟。这些弟子应该是张角的追随者和传教者,也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