踪的,知道他最多也就是今日才入城,这就带兵出征了?这刘玄德何其速啊!
也不怪乎刘备要这么快。
实际上按照正常的出征流程,不仅要皇帝下讨贼檄书,拜将,校阅出征军,还要去往城南的太庙祭祀,总总流程走了一遍才能出征。
但真要按这个流程走,可能等到来年春才能入汉中,到时候叛贼怕不是早就稳定益州局势了,到时候怕就要打苦仗了。
所以,现在的刘备要的就是一个出其不意,打的就是一狂飙突进。
而为了麻痹益州一方,小皇帝那边也没有走朝廷的正式流程下诏,也没有立即将刘璋方面定性为反叛之罪,为的就是给刘备这里争取时间。
因为摆在刘备面前的第一个困难,就是如何顺利进入汉中。
如果说益州难行,这十之五六就是难在取汉中。
汉中作为巴蜀盆地和关中平原的中间地带,无论是双方哪一方要主动出击,都必须先拿下汉中。这也是赵韪等人为何在一开始就要驱逐汉中太守苏固的原因,据汉中,既可防备北向之敌,也可为后面主动出击创造机会。
可以说,汉中就是双方最重要的前哨基地,是必争之地。
那要取汉中这个巴蜀捍蔽,刘备有什么办法呢?无他,只能偷袭耳!
从关中进入汉中的道路就三条,一个是褒斜道,前后一共五百余里。从扶风郿县的五丈原进谷,然后沿着褒水河谷一路南下,可直达汉中郡治南郑。这条路也是这三条路最短的一条,本朝的驿路就是选的这里。
而第二条路呢,为傥骆道,这路也近,但它却是最险峻的,大军通行困难,只适合小股商旅通行。
而第三条路呢,就是子午道,可以直接从长安进入子午谷,然后沿着秦岭豁口穿越,然后抵达汉水,再绕道向西,就可以抵达汉中城固。
这条路虽然较为曲折,但因为大军可在长安就近隐入山谷秦岭,可以说是最有隐蔽性的一条路。
所以,刘备才选择了这条路,即从子午道奔袭汉中。
目前,刘备也就想好了定汉中的方略,至于拿下汉中后是走金牛道入蜀还是走米仓道入蜀,等甘宁这些益州将赶来后再定。
此时的刘备,形势不比人强,也只能走一步算一步了。
但就在刘备准备带着五千北军吏士一头扎进子谷口的时候,突然从汉中方向奔来一骑,见到刘备的大军后,赶紧送上了最新的军报。
而刘备在看了这份军报后,也维持不住将帅的沉稳,哈哈大笑,最后对众军吏大笑一声
“天助我汉室,走,咱们改道去往斜谷口。”
于是旗帜招展,车骑动转,大军变更方向,向着西南的斜谷口狂奔突进。
……
当刘备带着大军转道的时候,此时的成都正在举办一场百戏。
就在成都郊外的北池,风和日丽,军民云集,看着蜀地的傩戏,庆祝着益州新的州牧。
巴蜀之地除了前些年经过一场黄巾骚乱之外,其和平已经持续了百年,可以说民康物阜,整个益州都洋溢着一股乐观浮华的氛围。
所以这一次百戏,这些人也是由衷的感激,发自内心的为刘璋成为他们新的州牧而高兴。
在这些人看来,父亲干得不错,儿子定然也差不到哪里。更不用说身边的人都在说,这刘益州是个儒雅仁慈的人,他们老百姓又能过上好日子了。
现在从州外涌入益州的人越来越多,一方面给成都带来繁华的同时,也让本州人越加珍惜眼前的一切。
这世道啊,是真乱了。但这和咱们益州人无关,咱们舞照跳,戏照看。他们相信,在刘益州的带领下,这成都会越来越好的。
而这些人当然不知道,此时的益州正处在战争的边缘,眼前的虚浮和欢乐,不过是过眼云烟。
但益州的士大夫和豪族们却并不这么想,他们鼓动着州府的决策向着更激进的方向滑动,但他们却并不认为自己和朝廷一方真的会打起来。
他们太聪明了,人情网络也太发达了,所以朝廷如今面临的困境他们一清二楚。别说他们只是推举了自己的州牧,就是真的树立反旗,朝廷都奈何不了他们。
更不用说,汉中就掌握在他们的手里,朝廷就算要打,兵马怎么过来?所以这些豪族大夫们当真是稳坐高台,一切尽在掌握。
所以他们也难得的抽空和一众成都百姓欢聚,上下同乐嘛!
而在露台上的中间位置,刘璋正如同泥塑一般面无表情的看着下方人群在那献奇较艺,钩索胜负。
在种种山呼海啸的欢呼中,刘璋内心叹了一口气,放弃了挣扎,开始扮演着一个州牧的角色。
而刘璋从痛苦挣扎转为无奈顺应的时候,在他的一旁,赵韪也嘴角含笑,看着军民竞渡,但在他的笑容下,却不免藏着丝丝不安。
原来,就在百戏活动之前的一日,赵韪也不知怎的,突然向董扶筮卦,问官禄凶吉。董扶是巴蜀最有名的相士,当年说益州有龙气,劝刘焉入蜀的就是他。
董扶很意外,但也没有推辞,但卦成后,辞为
“禄在西南,不得善终。”
赵韪当时就愣住了,然后没等他脸色发黑,董扶自己就将卦爻收起,笑道
“手生了,我再为你卜一卦。”
但之后,董扶一连丢卦六次,卦爻显示的都是一模一样,甚至董扶自己都一脑门的汗,颤抖的将卦爻再次捡起,不信邪,又丢了四次。
整整问卜十次,卦爻显示的都是一模一样。当时赵韪已经嘴唇发白,呆若木鸡,直到董扶悄悄退走了都不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