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天然小说>女生耽美>少侠是怎样炼成的> 第32章 道藏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32章 道藏(2 / 3)

在她的指点下,我翻开了《丹道论》,这本倒不错,不仅字多,后面还附带了好多图。

我照着上面的沾花小楷一字一句的念了出来:“夫丹道者,乃以意领气也。双腿结成盘,背北而面南。怀抱子午诀,立于下丹田。调息定心神,不动巍若山。吸气意跟随,吐之神相连。过尾闾,通泥丸,顺者为凡逆成仙。聚得满腹精华气,炼就不死大还丹。莫等闲,温养二百八十天,男子怀胎不稀罕……”

读到此处,我有些绷不住了,这修行法门咋那么变态呀?于是就问道:“这书里怎么还有男子怀胎?你确定这是修行的秘笈?”

门秀娴微红着脸,抬手在我头上拍打了一下,道:“肤浅!那是比喻,脑子里面想啥呢?”

接着便从我手中将书夺了过去,开口道:“算了,反正你也看不懂,干脆我直接用大白话讲给你听好了。”

我连忙附和道:“就是就是,好端端的书不写明白点儿,非得搁里面拽文,制造一些听不懂的新名词,纯粹就是卖弄学问嘛!”

门秀娴忍不住笑道:“赞同,这些先贤们净干这些坑后代的缺德事儿!”

接着她收起嬉闹的笑容,认真的讲道:“丹道讲究的是个以意领气,什么叫以意领气呢?说白了就是让意带着气来走,意就是意识,也就是神,再通俗点就是在心里想着、观察着吸进来呼出去的气,这样神与气便处于一种交合的状态。

盘腿打坐,面南背北,这主要是出于蓝星磁场的原因。呼吸时,气在任督二脉上绕行一圈,采取这种打坐方式,气的运行路线便能和蓝星的磁力线相重,这是一种很巧妙的利用。桌上还有一本《医内经》,用于辅助的,里面清晰的标明了脉胳与内脏的位置,不懂的话可以看看。

双手虎口交叉,右手大拇指掐住右手中指的指尖,左手大拇指掐住右手无名指的根部,即是子午诀。子午诀能使身体动静结合、阴阳互补。

再来说说顺为凡逆为仙,一般普通神采用的是顺腹式呼吸法,且呼吸间隔较短,吸气时腹部鼓起,呼出时腹部收缩,这样气的运动方向便是吸入时沿任脉下降,呼出顺督脉上升,任脉为阴,督脉为阳,这个过程为降阴升阳,此为寻常之道。

修士则正好是颠倒过来的,采取逆腹式呼吸法,并延长呼吸间隔,吸气时腹部缓缓收缩,呼出时腹部慢慢膨胀,如此一个循环,吸入时气便顺督脉上升,呼出时沿任脉下降,此为升阳降阴之法,乃非常之道。夺天地造化,窃日月玄机。

整合起来便是,盘腿面南背北打坐,手掐子午诀置于下丹田处,下丹田位于脐下三寸,也称作气海穴。调息静心,不要有杂念,采取逆腹式呼吸法,呼吸时用心观察着气的流动,使神与气相交,但也不能刻意的强行让神与气交,就跟谈恋爱一样,讲究个两厢情愿,最好是让神与气处于若存若离的一个缠绵状态。

在这样呼吸循环的过程中,随着腹部的膨胀与收缩,身体里的精华便被提取并汇集到下丹田处,也就是气海穴,这就叫炼精化气,可以理解为提纯。

丹田气满便能使任督二脉畅通,这时气就处于了一个自发运行的状态,这就是所谓的小周天。

然后便可进行下步,尝试将气引向七经八脉,使其能在里面畅通游走,做到身体任一部位皆可灵活的去调动气,这就是大周天。

随着功法的深入,下丹田聚的气越来越多,这些至纯之气也开始变的致密起来,最终凝结成丹,这就是结丹期。

继续深入,由于神和气的交合,这颗丹开始萌生出灵智,变成圣胎,这个过程要十月之久,需温火慢养如女子怀孕一般,谓元婴期也,这就是炼气化神的过程。

元婴期大成后,身体便多出了一个灵魂,此时便会产生双重神格。因而需要将多出的这一意识进行淡化,后面的过程便是炼神返虚了。这步没啥太大的难度,只需重复上述方法,对阳神加以培养,无非就是堆时间罢了。其实真正难的是前两步,第一步难在气的打通上面,第二步难在十月养胎,稍有差池,功亏一篑。

渡雷、金刚、无量便是这第三阶段的产物,到此丹道修行便结束了。”

我瞪大了眼睛,不敢置信的问道:“这就结束了?到无量境就完了?那清静境呢?”

门秀娴眨巴着眼睛说道:“本来还有第四阶段返虚合道的,但太过苛刻,要求斩断贪嗔痴及一切情绪,而这已经脱离修行目的了,修行就是为了变的强大,而要入清静境,便不能再有这种想着破境的执念,本身就自相矛盾。

而且这第四个阶段很怪异,前面的第二阶段是建立在第一阶段基础上的,而第三阶段又是建立在第二阶段基础上的。但这第四阶段却不是这个样子的,它可以跳过去,即使没有基础,但若能斩断所有执念,一样可以返虚合道。反之亦然,即便你入了无量,断不了执念,一样无法突破。

就像夏思蓓,三千多年了,始终停留在无量境上止步不前。不光是她,几千年来,诸多大修行者均卡在了这儿,包括师祖在内。因此这第四阶段被认为无法修习,便从丹道里面踢了出来。”

听她这么一说,我立马站出来反驳道:“师祖不就斩断贪、嗔、痴三念迈入清静境了吗?我就想不明白了,不就断个执念,有那么难吗?”

门秀娴不紧不慢的道:“师祖的那个清静境与这个清静境没有可比性,师祖也做不到断绝所有的情绪与思想,他们只是断了贪、嗔、痴这三念而已,即便是这三念,他们也没能够彻底断绝,仅仅是无限接近,不足的地方由神族的信仰之力来弥补。

真正的清静境就好比是波澜壮阔的大海,而你想要建造这么一个大海,但是海太大了,比陆地还大,挖不出来,于是就依样画葫芦,在地上挖了个大池塘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