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到的欢迎与排场,就满脸艳羡:“这些人是契丹国的贵族吗?不,他们很有可能还属于契丹帝国的皇室勋贵。”
毕竟,这些刚刚离开的“契丹贵族”,可是从契丹皇帝的皇宫里出去的。
比龙虽然是安娜沙皇的情人,而且在安娜继位沙皇以后,便被安娜册封为了库尔兰大公,名义上拥有了一个公国的地盘,成了一个算是有些头脸的欧洲贵族。
但仅从生活水平上,他也就相当于南京城的一名寻常商贾,甚至比龙还认为,就算是彼得堡与莫斯科的那些沙俄老牌大贵族,怕是也比不上这些契丹国的贵族。
这既是比龙内心自卑的想法,也是眼下沙俄的真实情况。
十八世纪前期的沙俄,实际人口不足2000万,而且其中80%都属于农奴。这些农奴的一半是属于贵族的私人农奴,还有另一半则属于沙俄政府的公家农奴。
对了,还有不到5%,属于沙皇私人专有的皇室农奴。
沙皇都有上百万农奴,这样的国家能有什么发展度可言?
就算是彼得大帝改革过后的沙皇俄国,也只是略强于波兰人与奥斯曼帝国。
这个时候的波兰人,正处于青黄不接的时候,就在前年大明兼并朝鲜北方三道辖地,波兰国王兼萨克森选帝侯奥古斯都二世病故,波兰王位空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