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432章 北上广(2 / 4)

省着点儿吧。

马上我大嫂又要生老三了,往后钱的地方多着呢。”盛云菲连连点头,赞同姐姐的意见。

对于她们姐妹来说,能考上大学,顺利去念书就挺好了。

“我们那些同学里头,好多女生都是初中毕业了就回家干活,过几年直接嫁人。

我们还能有大学读,能走出这个山沟沟,去外面的大城市学习、生活,这就很好了。

爸、妈,大哥、二哥,我们挺知足,真的。”

俩女孩非常懂事,知道家里不容易,能把六个孩子平安养大,父母所付出的心血不是他们能想象的。

如今她们要去上大学了,将会有更好的前程,更应该感恩才对,不应该再给家里添没必要的负担。

“行吧,那你们既然这么说了,那就随便。

回头哥多给你们带点儿钱,去大城市了,也别让人看不起。

咱不说是跟人比吃比穿,咋地也不能太寒酸太土了。”就这么俩妹妹,咋地还不得多疼着点儿?

“好,谢谢大哥。”俩女孩齐声笑道。

“哥,这回还得你送我们去上学,太远了,我们都没去过那边。”俩丫头开始撒娇。

“切,现在想起来远了?当初报志愿的时候,你俩咋没考虑过这事儿呢?”

盛希平对填报志愿也不懂,所以当时只提了点儿意见,其他并不干涉。

他也没想到,俩妹妹竟然能报考那么远的学校,而且还真的就被录取了。

也好,不论沪市还是羊城,都是好地方,未来发展空间非常大。

眼下俩丫头过去站住脚的话,将来的日子肯定不用愁。

一家人商议妥当,之后便传扬出去,只说是报到时间太赶,没有请客的时间,所以俩丫头考上大学,盛家不收礼也不摆酒席了。

消息传出去,林场各家反应不一。

有的果然就像盛希平猜测那样,暗地里贬损盛家,说盛家重男轻女。

儿子考上了就大摆宴席,闺女考上了就啥表示都没有。

也有那明事理的人就说,张罗一场酒席要费不少钱呢,盛家这几年考出去好几个,也不能回回都庆贺啊。

省点儿钱是对的,毕竟盛希安盛希康也老大不小了,将来还得娶媳妇生孩子呢。

转过天,盛希安到了该返校的日子,坐车走了。

又过两天,局里来电话,说是录取通知书到了,让盛云芳盛云菲姐妹去取。

盛希平陪着俩妹妹去取了通知书,又把该办的手续都办了。

九月二号,跟林场请了假的盛希平,领着俩妹妹踏上了他乡求学之旅。

三人从松江河坐火车到通化,再从通化倒车到首都,然后从首都再坐车到沪市。

这回他们手里有通知书,不需要介绍信就能买票,所以路上都很顺利。

到沪市之后,先陪着盛云芳去办理了入学报到的手续。

安顿好住处,之后,盛希平又去看望了惠姐和小彭等人。

这些年,盛希平跟惠姐他们都一直保持着书信往来。

惠姐的工作已经从北疆调回了沪市,家里的旧宅也要回来了,现如今在一家厂子当质检员。

盛希平给惠姐带了一个椴木菜墩儿,还带了些天麻、木耳等东西,巍巍长大了不少,见到盛希平也很亲切。

得知盛希平的妹妹考上了沪市的大学,惠姐也格外高兴,一个劲儿的说,让盛云芳得空就来家里坐坐,不管遇见什么困难,都可以来找她。

晚上,惠姐和她爱人做东,请了盛希平三兄妹吃饭,众人在一起说说笑笑的倒也挺热闹。

盛云芳这边安顿妥当,盛云菲那边还着急去报到,所以兄妹俩不好在沪市久留,

这年月的火车是真的慢,咣当咣当晃悠了一天半的时间,好歹算是到了羊城,改革开放的最前沿。

下了车,眼前是跟东北完全不一样的风景。

这个季节,东北的秋风已经很凉了,树上的叶子也开始泛黄。

可是在羊城,天气依旧热的跟三伏天似的,路边随处可见翠绿的植物和鲜艳的朵。

那些植物跟北方的不一样,叶子上面像是有一层蜡,油亮油亮的很好看。

学校在车站设有专门的迎新生接待处,盛希平领着妹妹到了接待处,拿出录取通知书确认后,有专人负责,将盛家兄妹送去学校。

中山大学历史很悠久了,也是老牌名校,学校的环境自然是不用说。

在接待人员的引导下,盛云菲顺利办理了入学手续,分配了寝室。

盛云菲安顿好,盛希平也能松口气,于是在学校附近的旅社住了一晚,

“行了,你已经在学校安顿好,我也就放心了。

临出门前,我跟郑叔说过,想要顺道走走看看,各处考察一下,就不在这儿陪你了。

你在学校安心上课,好好学习就行,缺什么少什么,就往回写信或者打电话、发电报。

这边冬天说是暖和,我估计你

盛希平不放心的絮叨了好多,这才看着妹妹走进校园,然后他转身离开。

盛希平一直说,想要南方来走走看看,始终没机会。

这次借着送妹妹上学的机会,正好可以到处看看。

当然,像他这么漫无目的的乱逛没用,还得找本地熟悉的人领着才行。对此,盛希平准备的很充分。

这两年他经手的一些木材客户,手里都留着联系方式呢。

还有春天开木材订货会的时候,他也留了好多木材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