称我为兄长,“哥”字可不要随便乱叫了,那是称呼你父亲的。”
闻言,袁冰无语,低头瞅着自己统统大了一圈的蓝色的冲锋衣,蓝色的牛仔裤,棕黄色的沙漠靴;
回想着后视镜里自己短的不能再短的发型,这一切、确实是与这个时代格格不入。
自从在沙漠中被驼队收留后,顺着一条据称叫做【延水】的河流一路西行,时近黄昏,【弘化郡】城终于到了。
这是一座西北边城,十米来高的城墙由黄胶土夯打而成,略显残破,坑坑洼洼,被春季肆虐的西北风带来的沙土在此堆积,慢慢长出了坚挺的野草。
城门前矗立着的数名军士倒是盔明甲亮,正在与他们交涉的魁梧汉子名叫:韩猛,他似乎与那些军士相熟,稍作盘查也就放行入城了。
驼队走在笔直宽敞的夯土街道上,店肆林立,行人寥寥;
很快,驼队拐入一家叫做【统万客栈】的后院,几个汉字指挥一十三头骆驼尽皆伏下,翻身落地,也不卸货,各自撸草、打水、喂食;
韩猛从贴身布囊里抓了一把麻子儿喂给笼中的鸽子,这才与袁冰和元彻经由后门进入了客栈。
“麻子儿”也叫做“苴麻”,饱满一些的有绿豆大小,在大西北是一种很常见的粮食,可以榨油,据说还可以入药,自己兜里还装着一些,是干炒过的,回味甘香,这一路上便是靠着它来消遣度日的。
六个人一桌而食,满桌子的食物很是丰盛:
四只烤羊腿和一堆烤羊肋巴条,摆在木盘中,只有一股淡淡的咸味,没有一点儿羊膻气,虽然没有辣椒和孜然,却依然鲜香美味;
清炖羊肉,盛装的锅子叫做:镬(通霍),黑黝黝的看不出是什么材质,从磕碰的声响来判断应该像铁多一些;
而且,其中撒的不是葱花或是香菜,而是韭菜花,只是肉鲜汤美、倒也并不觉得有何不妥。
一篮子热气腾腾的馒头,却是叫做:蒸饼;
而且,据说这个时代所有的面制品都叫做“饼”,包括什么面疙瘩呀、包子,以及水煮、油炸、煎烤的面食统统称为“饼”,让人不得不感慨古人的天赋一饼。
不仅如此,据说这馒头平时只有在祭祀的时候才会被拿出来,是真正的稀罕物。
一盘韭菜炒鸡蛋,羊油炒的,作为一个土生土长的西北人,倒是勉强还能接受。
酒,只有两坛,似乎是怕误事、众人并不多喝;色浑浊,算是藕色,味道确实略淡,清香型,山西味道。
“小兄弟,别那么秀气!你可多吃点吧!明日出了【弘化郡】城,至少要走七日才能到达渭州,路上可就只有奶酪、肉干和胡麻饼喽!”
“哦!好!好!”
袁冰向韩猛的提醒颔首致谢,随即埋头苦吃、并不多言。
酒足饭饱,韩猛摸出大半块、一头豁豁巴巴的银锭,拍在桌上;
影视剧中见到的不是小块银疙瘩,就是光亮如新的银元宝,从来还没有见过这种像是被老鼠啃过的银锭。
“来咯…”
闻声,客栈掌柜一边吆喝,一边端着个木盘笑眯眯的疾步走来,看样子与韩猛也甚为相熟。
韩猛抄起桌上残羹冷炙撂在一旁、腾出位置,掌柜的随即将手中木盘奉于桌上,只见其中赫然摆着三件颇为奇怪的物什。
是一把剪刀,一柄称之为“戥子”(通凳)的迷你小杆秤和一个松开绳扣的小布袋,里面露出淡黄色的蜡块。
只见掌柜一手持剪,一手拿起银锭、对着豁口剪下,一小块一小块的银疙瘩掉落木盘,再用戥子称量,对数便好,如果不够、则以铜钱补足。
对于掉落木盘中的细小银屑,再以蜡块粘而附着之,直到装进韩猛掏出的小布囊才算买单成功。
“呃,元兄,我其实并非…”
“嗯,我知道!”
趁着回房的功夫,袁冰本想对元彻稍稍交个底,却是被元彻微笑着打断,继而离去。
众人回房,均是倒头便睡、并不多言,一夜无事。
翌日一早,确切的说、还并未见到初升的日头,驼队便已然出了【弘化郡】城,转向西南而行。
“小兄弟,我可告诉你、元姓本是前朝大魏的皇姓,如今的大周可是宇文家的天下,是不宜随便提及的!
免得招来不必要的麻烦。你既然对我以诚相待,我便对你也推心置腹,这一点需要切记。”
“嗯!那元兄你也是前朝的皇族咯!”
“嗨!那都是往事喽!再说啦!像我这种旁支末孙、即便元氏江山犹在,跟我也没什么关系的!哈哈哈!”
“那,那我?”
“呵呵!我有一位好友名叫:王谊,我起初便是听了他的建议:改了他的王姓了!要不?”
“哦!那便谢谢元,呃,谢谢王兄了!”
“哈哈哈!既然咱俩如今已然是一个姓氏了,又这么有缘,干脆,你也别王兄王兄的喊了,我也不王弟王弟的叫了!你就直接唤我为阿兄,我亦直呼你为小郎可好啊?”
王谊?一点儿印象也没有!袁冰顾不得多想,自己当然知道:
这是元彻愿意收留自己的意思;
只是,小狼?
总之,感动之余,怎么的也得像电视剧中那样行个大礼吧!
“好!好啊!兄长在上,请受小弟一拜!”
“哈哈哈哈……”
眼瞅着袁冰坐在骆驼上根本无法转身、动作滑稽的样子,元彻仰身大笑:
“好啦!好啦!无须多礼!”
一路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