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天然小说>历史军事>汉末雄风> 第七十三章 大漠遇胡哨,姑臧收马超7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七十三章 大漠遇胡哨,姑臧收马超7(3 / 3)

中被着重描写,无外乎王沈、陈寿根据西晋初年的政治环境,刻意择取贵势之家的父祖之辈作为典型案例书写。

因此,这并不能客观、完整地反映出历史的真实情况。

这1问题唐长孺曾经注意过,他在《士族的形成和升降》1文中,曾明确指出“魏晋开国勋贵亦即曹魏功臣的子孙”;

“在汉代算不上大姓、甚至出身卑微,只要在魏晋之世因某种机缘获得1定地位,(门第)也得以上升”。

注意:在魏晋,门第代表1切。

虽然唐氏此言重在论述魏晋士族的形成问题,但套用在陈寿的修史逻辑上,也十分契合。

其实《魏书》中的许多人物,并不具备杰出才能,甚至不是同类人物中的佼佼者;

只是因为各种各样的机缘,这些人才得到史家的着重记录。

这便类似历朝历代的开国之君,发迹后总要追溯祖先,并编纂出5花8门的祥瑞记载1样,属于政治需要,与历史的实际情况已经相去甚远。

任峻、苏则、杜畿、郑浑等人,入选《魏书卷十6》无外乎因为其子孙后裔显赫西晋;

至于能力确实出众、不得不列传的仓慈,由于后裔不显,不仅列传篇幅最短,登场顺序也被安排在列传之末。

呵呵,其背后的隐喻显而易见。

概而论之,历史修撰总是难以脱离现实环境的影响。

这便如同意大利学者克罗齐在《历史学的理论和实际》中提出的那样:

1切历史都是当代史。

云某必须向诸君道歉。

因为昨晚其他项目的几个兄弟过来,云某1高兴…喝多了…

人太感性不是好事儿啊。

所以昨晚云某无法上传第2更…

为此,云某深感愧疚!

今日起云某尽1切可能日更两更。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