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天然小说>历史军事>汉末雄风> 第九十八章 轻装出北地, 益州骤逢喜中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九十八章 轻装出北地, 益州骤逢喜中(3 / 3)

乡举里选,即通过“乡论”出任州郡吏(功曹、治中、别驾等),之后举孝廉、茂才,获得身份之后,再由吏为官。

这种晋身渠道,被称作“正途”。

注意:这才是3国纷争的最主要核心矛盾,没有之1!

而且,这1点不但贯穿汉末3国,甚至贯穿2晋。

脱离了本籍的士人,无法通过正常渠道做官,只能依附地方军阀,通过进入军阀幕府,寄希望于主子赏识,从而获得1些“伪职”。

由于东汉朝廷的崩溃,以及刘协被曹操禁锢,汉末3国(189-220)的许多士人,都是通过这种“非正常途径”出仕的。

比如曹操麾下的“署司空幕府事”,刘备麾下的“署左将军幕府事”,说的就是这种情况。

孙策兄弟的境况更坏,他们的职位大抵来自袁术任免,本身就是“伪职”。

因此孙氏给麾下敕封时,必须加1前缀“领”或“行”字,即临时代理;法统很成问题。

孙权领会稽太守,不之郡,以(顾)雍为丞,行太守事。--《吴书顾雍传》

(孙)权亦以(凌)国事,拜(凌)统别部司马,行破贼都尉,使摄父兵。--《吴书凌统传》

(孙)权表(朱)治为吴郡太守,行扶义将军。--《吴书朱治传》

在这种环境下,江东土著有着“著籍本地”的优势。

无论是战是降,他们的宦途均不受影响,因此消极怠工。

但是淮泗集团与孙坚旧部,属于流寓人士,为了自己在江东新占的1亩3分地,不得不抗争到底。

所以,孙权阵营的分裂,反映的还是利益问题。

甚至于,在淮泗集团内部,也面临着“主战”与“主降”的分裂状况。

先到这里。

云某要出去巡视。

养阳还有1个关键点:温水泡脚!

恭祝诸君身体安康、诸事顺遂。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