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天然小说>历史军事>汉末雄风> 第六十二章 西域风云动,各国陆续惊终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六十二章 西域风云动,各国陆续惊终(3 / 3)

吴硕是我心腹之人”,便可看到“反曹势力”早已蓄势待发。

(王)服曰:“今京师岂有所任乎?”(董)承曰:“长水校尉种辑、议郎吴硕是我腹心办事者。”--《献帝起居注》

由于吴硕被杀,记载极少,故无法串联勾稽其生平始末。竟连籍贯都失载。

如果我的推测成立(即吴硕与吴巨有血缘关系),那么吴硕籍贯大约是长沙,因为按《吴书薛综传》,有“长沙吴巨”的称谓。

刘表又遣长沙吴巨为苍梧太守。--《吴书8薛综传》

彼时外州士人充任京官实属常见。

以衣带诏相关人员为例:

曹操是豫州沛国人,刘备是幽州涿郡人;

董承是冀州河间国人,而吴巨(与吴硕)则是荆州长沙郡人。

吴巨与刘备的私交、以及对曹操的抵触态度,也不难看出其政治立场与生平履历,与史书中的“将军吴子兰”实在太过相似。

吴巨之名,在诸书记载中另有“吴臣”的写法,但考虑到“硕”与“巨”,“子兰”与“子卿”之间的关系,可知吴臣为非,吴巨为是。

薛综、步骘传亦作“吴巨”,惟《蜀先主传》注引《江表传》作“吴臣”,疑误。--《3国志辨疑》

之前我曾撰写过丁冲系列,通过《太平御览》、《魏略》、《汉纪》中稽留的散碎材料,模糊勾勒出其人始末。颇有乐趣。

咱们以“吴巨、吴硕”为题材,将2人失考的表字、籍贯、仕宦履历以及政治立场加以串联。

虽然或有“求之过深”之嫌,但相信对喜爱3国的读者朋友,也不乏些许启发。

此时竟有了傅老“上穷碧落下黄泉、动手动脚找东西”的感慨。

虽然以我目前的能力,大概只能做到“脑洞大开3千里、犄角旮旯找东西”。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