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安2十1年(216),曹操由魏公晋升为魏王,公开破坏刘邦“非刘氏不王”的祖制,篡汉步伐进1步加快。
(建安2十1年)夏5月,天子进(曹)公爵为魏王。--《魏书武帝纪》
建安2十2年(217),曹操“设天子旌旗,出入称警跸”,同时“冕十2旒,乘金根,驾6马”,在礼制待遇上,与汉帝完全齐平。
(建安2十2年)冬十月,天子命(魏)王冕十有2旒(礼帽上挂十2串珠子),乘金根车,驾6马,设5时副车。--《魏书武帝纪》
建安2十3年至2十5年(218-220),许县、邺县相继发动了阻挠曹操称帝的暴乱活动,加上荆州的关羽北伐,益州的刘备西征,导致曹操的篡汉进程严重受阻。
在此背景下,健康状况日渐恶化的曹操,最终未能如愿,不得不将改朝换代的任务,交给嗣子曹丕。
综上可知,曹操耗费2十5年(196-220),通过各种僭越举动不断试探士人的底线,最终摧毁汉帝权威,瓦解汉廷官僚,为曹丕篡汉奠定了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