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乾顺心中忽然就火热了起来。
似乎是这样。
打仗,打的是信息差。
实际上权谋,不也是这样吗?
谁手上的牌多,让对方不知道,就能有足够的底牌取胜。
李乾顺看耶律大石的眼神,更多了忌惮,却又瞬间隐藏了起来。如果没有大宋的威胁,李乾顺立刻就要和耶律大石翻脸,绝不会与虎谋皮。
现在却不行。
得依靠耶律大石这样的人去抵御赵桓。
李乾顺做出一副欢喜姿态,开口道“耶律贤弟的策略极好,朕是完全拥护,完全没有异议的。这件事,就这么定下了,我们要在摩天岭一战,一雪前耻,彻底击败宋人。”
耶律大石自信道“一定能行。”
李乾顺笑道“说不定,就是摩天岭山路下的埋伏,就可以灭掉岳飞了。”
耶律大石呵呵笑了笑。
岳飞是当世名将。
这样的人怎么可能在摩天岭一战,就能够直接灭掉呢?
耶律大石就算是布下了连环计,要在岳飞撤退的路上伏击,都还没有十足的把握,何况是摩天岭。
只是,耶律大石也没有打击李乾顺,说道“如果在摩天岭,就能灭掉岳飞,剿灭宋军,那是最好不过了,那就是李兄的大功了。”
“哈哈哈……”
李乾顺忍不住笑了起来,开口道“但愿如此。”
两人聊着天,定下了接下来的策略。
李乾顺一路奔逃没什么粮食,肚子饿得咕咕叫,看向耶律大石,问道“贤弟,可有干粮?”
耶律大石也没有迟疑,让人送来了干粮,让李乾顺带着逃回来的士兵饱餐一顿。
一切的计划安排,耶律大石和李乾顺各自行动。
……
摩天岭附近。
深山中。
韩世忠带着种彦崇,及麾下的主力,藏在了山中。
在种彦崇去觐见赵桓,禀报说要介入西夏的战事时,韩世忠的兵力就到了西夏边境。之所以没进入,是担心没有调令就随意进入,容易犯忌讳。
种彦崇觐见了皇帝,征得了皇帝的同意,韩世忠所部的兵力,能够进入西夏作战,可以去通达兴庆府,韩世忠自然乐意。
此番出兵,韩世忠的主力在摩天岭,还有一部分兵力往兴庆府去了。
埋伏在兴庆府附近的兵力,就是要等局势成熟,直接攻打的。
现阶段战事刚开始,埋伏的兵力一直没有采取行动。
韩世忠之所以守在摩天岭,就是因为这里地势狭窄,又是通往兴庆府的必经之地。一旦前线作战结束,李乾顺带着人撤回,韩世忠就可以给李乾顺致命一击。
能拿下李乾顺最好。
拿不下,也要继续追,等后续李乾顺靠近兴庆府,埋伏在兴庆府的那一支兵力杀出来,就足以给李乾顺致命一击。
韩世忠的想法其实很简单,争取拿下灭夏的第一功。
韩世忠闲来无事,也就是把军中的一个个将领喊来,专门传授带兵的技巧,以及战场上作战的安排。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他希望麾下的部将都有更好的未来。
在韩世忠讲述过往大战,以及军中各项注意事项的时候,一阵脚步声传来,却是种彦崇急匆匆来了。
种彦崇的脸上,有着兴奋神色。
他一路走到韩世忠的身边,抱拳行了一礼。
韩世忠点头致意,把剩下的事情讲完,才起身道“小种,有什么事吗?”
种彦崇迅速道“大人,洪州城有好消息了。知州洪晟投降大宋,打开城门迎接官家的大军入城。李乾顺大军溃败,率领着逃出来的军队,正在往摩天岭的方向来了。”
“好!”
韩世忠无比振奋。
终于来了。
李乾顺来了摩天岭,就有了剿灭李乾顺的机会。
韩世忠立刻吩咐了下去,让所有将士备战。只是一切安排妥当,又过了半个时辰,又有士兵飞快跑来,禀报道“大人,官家有旨意。”
韩世忠问道“什么旨意?”
士兵递上了赵桓送来的书信,韩世忠接过来翻看,当他看完了全部的消息,一张脸神色也变得凝重起来。
皇帝也料定了摩天岭会有战事。
可是,皇帝的计划是李乾顺可能会在摩天岭布置埋伏,要将计就计,任由李乾顺埋伏,由岳飞把李乾顺引出来,再在摩天岭布置埋伏算计李乾顺。
韩世忠的任务,就是要防备可能出现的耶律大石。
要把耶律大石也一并拿下。
韩世忠心中琢磨了一番,如果按照他现在的计划,因为他的兵力也在摩天岭,只要李乾顺钻进来,就必败无疑了。
唯独一点,他提前就出手,会暴露自身的行踪和身份,让躲藏在暗中的耶律大石不再出兵,会悄悄离开。
这就会打草惊蛇。
要把耶律大石算进来,就一定要藏起来,前期出手只能是岳飞,他一定要等到耶律大石的兵力出来,才能把敌人一网打尽。
“哎……”
韩世忠心中叹息一声。
原定计划没了,现在就只能按照官家的安排。
他现在就期待着,希望李乾顺强硬点,不要遇到岳飞就投降,或者是被岳飞杀了,到时候他连一口汤都喝不到。
种彦崇问道“大人,官家送来了什么消息?”
韩世忠迅速道“官家预判,李乾顺和耶律大石撤到了摩天岭,会在这里埋伏。这个判断,和我们的预判一样。”
“问题是,我们不能一开始就动手,要等李乾顺在摩天岭埋伏岳飞,岳飞撤退引诱李乾顺去追击,岳飞反击李乾顺,把躲藏在暗中的耶律大石引诱出来,我们才能出手。”
“换言之,我们是最后出场的。”
种彦崇也是出身将门,加上多年的历练,他也有了自己独有的判断,开口道“这是让大人压轴出面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