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认为是大宋的一份子,那就已经相当好了。
李纲回答道“杨相公说,要拨款一百万两银子,用于改建大理各地的主干道。主要的措施,是招募百姓给予工钱修建。”
“准了!”
赵桓毫不犹豫回答。
要想富,先修路。
大理各地要修路很难,因为山多,如果要实现大多数地区的修路,很多是盘山公路,还要遇水搭桥,实际上很不容易。
目前,能够把主要城池的主干道扩建,使得交通更加方便,这已经是很不容易的事情。
李纲见赵桓答应,也就准备吩咐户部拨款。他话锋一转,正色道“官家,臣等考虑了大宋灭西夏,一统天下,这是您旷古烁今的大功劳。”
“如此大功,不能没有表示。”
“臣和诸位相公商议了,建议官家泰山封禅,勒石记功,向上苍阐述官家立下的卓越功勋。”
吴敏是这一事情的主要推动者,他立刻道“官家的功劳,非泰山封禅,不足以彰显大功劳。”
徐处仁说道“臣附议!”
王宗濋说道“臣也附议。”
宗泽是武官,他心中思忖着,却暂时没有表态。
赵桓的目光瞬间看过来,笑道“宗相公,你是怎么考虑的?”
李纲、徐处仁、吴敏和王宗濋也齐刷刷看过来。
面对众人目光,宗泽也是眉头微皱。
相公们想要封禅,这是集体的荣耀,可是他却没有这样的想法,更觉得不合适。唯独他反对,就容易遭到所有人的针对,容易让人觉得他不合群。
宗泽心中思忖后,开口道“官家,臣反对!”
刷!
李纲、徐处仁、王宗濋和吴敏齐刷刷的看过来。
一众人神色意外。
似乎不理解,为什么宗泽要反对,因为这是大好事儿啊。
大宋朝只有一次封禅泰山,那就是宋真宗签订了澶渊之盟后。如今天下一统,正应该封禅泰山,以彰显皇帝的功劳。
赵桓嘴角却多了一丝笑意,问道“宗相公为什么反对呢?”
宗泽正色道“官家,泰山封禅有什么好处呢?”
赵桓并没有表态,吴敏却先跳出来了,开口道“宗相公,你是武人,不懂泰山封禅的好处,我来教教你。”
“官家重塑华夏,一统南北,我大宋自此成为真正的华夏正统,为什么没有资格泰山封禅呢?”
“泰山封禅,勒石记功,这都是向上苍展示官家的功劳。”
“未来后世子孙,也要铭记此事。”
“这样的事情,对朝廷好,对百姓也好,让百姓知道大宋的大胜,与民同乐,岂不美哉?”
吴敏眼神愈发的锐利,呵斥道“你宗泽开口反对,莫非是居心不良,还是有着其他的什么野心?”
王宗濋和宗泽的关系不错,接连眼神示意。
希望宗泽不要做出头鸟。
徐处仁眉头深锁,眼中却多了一丝凝重神色。
怎么回事?
到底要干什么?
宗泽难道不知道封禅泰山的好处,难道不知道这样做,极可能恶了皇帝和群臣。
武将的地位本来就低,现在宗泽作为武将之首,站出来反对泰山封禅,阻拦所有文官的进步,就会成为众矢之的。
很容易遭到弹劾的。
李纲眼神幽深,只是他也没有亲自下场,任由吴敏反驳。
赵桓笑道“宗相公,吴相公的一番话,你怎么看?”
宗泽大袖一拂,强势道“官家,吴相公的一番话简直是大错特错。”
吴敏掷地有声道“宗泽,今天的事情,你不给一个交代,本官决不罢休。”
宗泽哼了声道“你要交代,我给你。”
“我反对泰山封禅,却没有说官家没有资格泰山封禅。”
“盛唐时,太宗李世民打下偌大的江山,缔造出贞观盛世,由乱到治,天下太平,有泰山封禅的资格,但他去了吗?”
“没有去泰山!”
“不去泰山封禅,不等于没有资格。”
宗泽斜眼一扫,沉声道“吴相公是读书人,这点逻辑都没有吗?”
吴敏脸色微微变化。
没想到,宗泽有这样的一张利嘴。平日里,宗泽一贯是好说话,很配合文官做事,枢密院的官员也很低调,没有和文官夺权。
这样低调谨慎的一个人,现在却一改前态。
吴敏沉声道“宗相公,你不用胡搅蛮缠。任你怎么说,泰山封禅都是利国利民的,都是一桩大喜事,为什么不能泰山封禅呢?”
宗泽冷笑两声,反驳道“吴相公,我还没说清楚,你急什么呢?”
“泰山封禅是大事儿。”
“所有的文武百官,包括后宫妃嫔,都要跟着去泰山封禅。一场泰山封禅,需要调动无数的人力和物力,还要消耗无数的银子。”
“我认为不妥。”
“你说泰山封禅利国利民,我更是不敢苟同。”
“这个民,指的到底是哪些人,是以吴相公为首的‘民’,吃着官家给予的俸禄,享受着官家给的地位吗?”
“我们不尽然,你们这些民,之所以撺掇着泰山封禅,是等官家在泰山封禅时,要封赏文武百官,都要升官发财。”
“实际上的民,却没有得到半点的好处。”
“民是天下百姓苍生,是脸朝黄土背朝天的穷苦百姓,更是缴纳赋税承担徭役的穷苦百姓,也是征战沙场的士兵。”
“他们不会有任何的好处。”
“反而因为泰山封禅有无数的队伍,地方百姓要承担更多的徭役,承受更大的压迫,会有无数的人家破人亡。”
“这不是与民同乐,是为了自己的享受,牺牲无数的百姓。”
“官家是要做圣君的,是要远超强汉盛唐的,岂能为了一己之私欲去泰山封禅呢?”
宗泽洋洋洒洒一番话,高声道“请官家明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