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气横秋的小模样瞧着十分有
趣。
不愧是郑大儒的孙子,小小年纪,在学问上就已经很精进了,几个问题下来,连她都忍不住夸赞。
旁边的六皇子一直没说话,就这么听她俩一问一答。
等到了孔圣庙前的平坛上,顾玉才放开他俩的手。
忽然察觉到六皇子的手心都是汗,见他穿得也不厚,就没放在心上,用帕子给他简单擦了擦。
今日圣上特地派两位皇子过来听讲,估计是念着给两个皇子在学子间立名声,她还有前两天的卷宗要看,便送他俩去了国子监来的那群小学子那里。
孔圣庙前的平坛上六七百人聚集,逐渐开始相互辩驳,声势浩大。
听着众人的唇枪舌剑,她有种身处历史书本的感觉。
这种百年未遇之盛况,将成为寒门士子的一次精神觉醒。
吏部的小吏看见她过来,连忙呈上前两日的卷宗。
她简单翻了翻,里面对于科举改制的一应建议逐渐往成熟靠拢。各种科举舞弊冤案也都摆上了刑部案头。
清谈会的余波会震荡很久。
她冷眼看着那些京都学子的傲慢姿态,合上卷宗,他们怕是还沉浸在世族的昨日辉煌里。
孰不知从圣上答应举办清谈会起,垄断了大禹朝上层阶级数百年的门阀制度就开始出现了裂缝,皇权再次得到集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