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天然小说>历史军事>晋末长剑> 第八十八章 前进!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八十八章 前进!(2 / 3)

靠近,然后横着一走,夺命箭矢激射而出。

“呼!”一支箭从头顶飞过,不知何往。

曾易没有乱动,依旧沉稳地蹲在那里。

他甚至有闲心欣赏敌人射箭的英姿。

策马奔过阵前时,横身探出,弓几乎拉至满月,弓弦抵在满是横肉的脸上,然后手一松,在他充满恶意与狰狞的眼神目送下,箭矢飞射而出。

闷哼声此起彼伏。即便有大盾遮护,依然有人不停倒下。

曾易不关心有多少人中箭了,他只执着于自己的任务。

“呜!”角声响起,早就准备多时的弩矢骤然飞出,朝敌骑攒射而去。

弩矢大部分落空了,但风中依然传来了接连不断的惨叫。

发射完后,两名弩手手忙脚乱地开始填装。

射晚了!这是曾易内心之中的想法。

射得好!周大松了一口气,士气大振。

比起强弩,步弓才是更实用的远程打击力量,射速快、射得准,还能抛射。

更重要的是,弓手数量远远多于弩车。

在角声响起之后,黄头军的步弓手们奋力拉动弓弦,一开始还遵奉号令施射,但射着射着就乱了。

每个人都神色亢奋,拈弓搭箭之后便射出去,射完一支再来一支,直到箭壶射空或臂力不济,才气喘吁吁地停了下来。

“滚下去!”军官们冲了上来,拿着刀鞘劈头盖脸砸下去,怒道:“跟魔怔了一样,听不见号令是吧?角声那么响听不见?快滚,让出位置!”

第一批弓手们乱哄哄地退了下去,第二批弓手迅速进入偏厢车。

从他们的视角来看,方才那一波大乱射固然没有章法,但也不是没有成果。

密集的箭矢抛射而出,哪怕准头不行,但数量上去了,总能让一些倒霉鬼栽落马下。

而且,骑弓威力差,要想有战果就必须靠得更近,这让步弓手们准头大增,战果更大。要知道,他们中相当一部分人是有偏厢车保护的,对射起来大占便宜。

第一波敌骑仓皇远去,留下了二十余具尸体。

第二波敌骑接踵而至,他们冒着步弓、弩车的射杀,直冲而至,角弓连连施射,在黄头军阵中制造了些许伤亡。

而在他们制造的烟尘之后,数百骑狂奔而来。

他们的速度很快,第一批人下马之后,当场取出大盾,快步前行。

另一批人则举着大斧,奋力劈开鹿角。

“射!射死他们!快射啊!”周大干咽着唾沫。

弩手脸色发白,不想解释。

射完最后一矢后,他们抽出了短刀,准备近身搏杀了。

曾易仍然蹲着不动,目光灼灼地看着正举着大盾往前冲的敌兵。

不知道从哪射来一支弩矢,强劲的力量洞穿了盾面,将盾手以及某位正在移开鹿角的倒霉鬼串在了一起。鲜血淋漓之处,直让人作呕。

弓手们瞅准机会,将箭矢从敌军盾阵缺口处射入,顿时引发一阵惨呼。

更多的敌军涌了上来。

盾牌团团围护,刀斧手奋力砍斫,牧奴们跟在最后方,将障碍物移开。

蓦地,一阵热烈的欢呼声爆发开来。

曾易微微起身,半蹲着御敌。

索头顺着打开的缺口涌了进来,手执各种乱七八糟的器械,大呼不已。

“嘭!”巨大的力量刺在了盾牌上。

曾易沉着应对,盾牌微微一斜,便让敌人的长枪歪了开去。

“啊!”周大歇斯底里地大叫一声,用力刺出长枪,再一抽。

对面一名索头怒目圆睁,双手死死捂着胸口,不甘地倒了下去。

“嘭!嘭!”接连不断的重击砸在盾面上,涌过来的敌军越来越多了。

他们出发之前或许不情不愿,又或许迫于部大们的威逼利诱,但此刻到了阵前,想退却也晚了,只能闷着头冲杀,毫无退路,也毫无生路。

曾易举盾一压,环首刀反手斩出,敌兵脖颈之上鲜血喷涌,溅了他满头满脸。

周大流着眼泪,大喊大叫给自己鼓劲。

他以前很怯懦,也很胆小,但这一刻,聆听着耳旁战争的喧嚣,触目所及全是劈来刺去的刀枪,袍泽和敌人不断发出惨叫,每一刻都有生命在消逝……

他没有资格后退。

眼泪流到了胸前,嗓子都喊哑了,长枪机械般地刺出。

远处还有敌人在下马,车前挤满了人,随便一枪都能有斩获。

“杀!”嗓音嘶哑到几乎无声,周大刺出的长枪被敌人紧紧握住了,另一敌兵手持粗长的马槊,直接将他挑了起来。

“嗖!”一箭飞出,避开了马槊敌兵胸前的铠甲,刁钻地射入了他的脖子,透颈而出。

又一名黄头军枪兵跃上了辎重车,脚还没站稳,一箭飞来,几乎没发出任何声音,仰面栽倒在地,至死未曾瞑目。

“嘭!”巨大的碎裂声响起。

在反复击打之下,厚实的木盾不堪重负,碎裂了开来。

敌兵觑得便宜,一刀斩了过来。

曾易下意识后退,不意前方一杆长枪来袭,几乎在同一瞬间,肩膀、下腹部位同时受创。

皮甲如败革般被划了开来,鲜血猛然渗出,曾易直接栽倒车下。

身旁不断有袍泽顶上,又不断有人倒下。

曾易想要起身,但身上痛得厉害。

他喘着粗气,静静看着天空。

初夏的雁门并不酷热,风吹起来时,甚至有些凉爽,真是一个适合厮杀的好天气啊。

天空不时飘下血雨,星星点点落在曾易的脸上。

箭矢飞来飞去,不断夺去远方的人命。

辎重车上的人不知道换了几遍了,横七竖八与曾易躺在一起的人不断增多,大部分都是他朝夕相处的战友。

一贯冷酷的曾易淌下了几滴眼泪,很快又收住了。

战场上不需要软弱,也不需要怜悯。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