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天然小说>武侠修真>官梯之【基层公务员】> 第549章 安排明察暗访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549章 安排明察暗访(2 / 4)

但让王鸿涛对清河县的情况一目了然,包括主导产业,这个周琦不错,思路很清晰,业务很熟悉。

但是,习惯了动辄百亿、千亿的数字,听到清河县的情况,感觉真是辣眼睛,堂堂一个县,财政收入才几千万,远远不如神州、府州的一个镇,主导产业就靠卖枣、养羊,百姓如何能富?无工不富,工业增加值仅仅10个亿,让人情何以堪!

王鸿涛是忧心忡忡,造成这种窘境不怪清河人民,银州市能源大市,但这清河就是啥都没有,也是个怪事。毕竟是银州的一个县,二十几万人的农业大县,肯定不能放任不管,得想办法把清河县的经济发展起来。

下车后,大家找了家馆子,每人要了碗羊杂碎、两个油旋,先填饱肚子。

等饭的时候,王鸿涛看到门口不远处停着两辆汽车,上面有明显的标志“公务用车”和“劳动保障”,明显是公车,便问老板:“外面是哪个单位的车?在这有啥公务?”

老板笑着说:“办啥公务,劳动保障大队和质监站的车,这会中午了,都开车出来吃饭。”随后感叹道:“屁大点地方,中午吃个饭都懒得走几步。”

王鸿涛疑惑道:“不是出台了八项规定?你们这公车还在私用?”

老板说:“公家的车不就是领导的车?领导不开谁开?”

“那他们中午吃饭是自费还是报销?”

老板随意说道:“都是挂账,单位到了年底结账,都是吃公家的。不过这两年单位欠账太大,年底也结不了账,我是不给他们赊账了,要吃就拿现金。”

正聊着,进来几个干部模样的人,嚷嚷着说:“老板,上一盆羊杂碎,再来10个羊蹄,米饭、烙饼看着上。”

老板赶忙过去招呼。

几人坐下后闲聊,一个干部说道:“孔局长去哈尔滨市开会,这会串美了!”

“不是说三天吗?今天不就回来了?”

“狗屁,去了哈尔滨还能不转几天,听说绕道去了漠河、长春去旅游了。”

“狗日的,估计这回不少花钱吧?咱们吃顿羊杂碎还要自己花钱,连碗羊肉都不敢吃!”

“谁让人家是一把手,有能耐你也当一把手,天天吃羊肉,带上白会计到处溜达!”

“嘿嘿……”几人露出会意的笑声!

王鸿涛听着挺心疼的,几千万的财政收入,都被他们这样给霍霍了,一个单位如此,能映射出全县的情况,监管不利呀,八项规定执行的很不到位,还得要下来看看!

忽然,一名干部说道:“自从王鸿涛书记来了银州,干部提拔有个样了,主要是看工作、能力,看看人家其它县,副处级一个接一个的上,咱们清河两年没推出去一个处级干部,人事都压死了,连个岗位都没有,还提拔个毛线!”

“王书记是不错,但是看不到清河的情况,再这么下去,咱们就穷死了,说不定哪天工资都发不开了,咱们就等着喝西北风吧!”

“哎,就咱们县,换个天王老子来了都不顶事,要啥没啥,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一眼能看到头,混吃等死吧!”

王鸿涛听到有人夸自己,心里挺受用的,说明银州基本干部还比较认可自己。可听了他们接下来的话也忍不住替他们发愁,清河这情况,确实不好办。

六月份,银州几百个重点项目和招商引资项目如火如荼的进行中,社会各项事业全面发展,井井有条,王鸿涛难得的清闲了一下。

想一想,来到银州,还没好好在这塞上名城走一走,看一看,万一哪天调走了,岂不是个大大的遗憾?再者,作为市委是也不能闭门造车,不问民间疾苦。于是决定对12个县区全面调研一圈,领略一下银州的大好河山,顺便督办一下自己主导的几项工作。

王鸿涛找来秘书长于江涛和思戴强,说道:“江涛,我打算在各县区走一圈,你俩看着安排一下。”

于江涛问道:“书记,调研安排多长时间?需要哪些部门陪同?调研的方向和重点?”

王鸿涛想了想了说:“最近工作不是很忙,每个县安排三天时间吧,前面的两天半不发通知、不打招呼、不听汇报、不用陪同接待,最后一天直奔县委、县政府,听汇报工作,不给他们留下准备汇报材料的时间,看看这些书记、县长有没有深入了解工作、推动工作。至于陪同,你俩得留一个人在家,叫上纪委副书记张小斌、公安局副局长艾旭,发改委、林业局、住建局、农业局各抽调一名管业务的副职,重点督查一下重点项目建设、招商引资项目落地情况、棚户区改造、村霸打击行动、林业专项执法和治沙工作,川军开车,弄一辆九座车。”

“书记,那我们去安排,啥时候出发?”

“明天早上,戴强,你待会把市长叫过来,我给他交代一下。”

二人出去拿方案去了,于江涛知道,书记出马,碰到问题一定会解决,说不得有些人又要倒霉了!

不一会,市长陆建国来到王鸿涛办公室,说道:“书记,有什么指示?”

“建国,我打算利用一个月左右的时间,把各县区跑一圈,就用‘四部两直’的方式,看一下这半年咱们市委、市政府制定政策的落实情况,看看他们有没有阳奉阴违、敷衍了事,这工作布置下去得抓落实,市里的工作你得把控大局,有什么事情随时和我联系,一般性的事务你就直接处理了。”

陆建国笑着说:“书记,家里你放心吧!这半年咱们确实制定了一些政策、方案,看报告都是一篇篇的赞歌,形势一片大好,每个人都是好同志,真实情况到底如何,工作开展的好不好,也只能听他们的汇报。此行我认为很有必要,尤其采取的方式是明察暗访,就是得辛苦书记了!”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