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通道,对持‘绿卡通’高层次人才实行专人联络和预约服务。每年为高层次人才提供1次医疗保健检查,开展高层次专家疗养。
文旅局提出提供旅游服务,高层次人才在市属旅游景点持卡可享受单次携带3人免景区门票和景区交通费待遇。
王鸿涛均认可。
发改委主任文宏武创新性提出‘长安伯乐奖’,目的是完善多元化引才机制,强化项目聚才、社团荐才、专场招才、中介猎才、以才引才等多渠道引才方式,主要针对用人单位及中介机构新引进高层次人才,给予奖励补助。
还提出高层次人才创业和成果转化奖补政策、企业高层次人才个人所得税奖励、获国家、省部级科学技术奖励政策等几项创新性政策。
王鸿涛非常感兴趣,和大家探讨了很久。
会议整整开到中午一点多,与会人员丝毫不觉得累,大家谈兴不减,会议氛围非常好。
最后,初步确定了“优化高层次人才服务工作的十五条措施”,分别落实给市政府、组织部、人社、财政等12个单位,要求再深入研究,他们用最快的时间,结合长安实际,制定出吸引力最高、操作性最强的招才引智实施方案。
最后由市委办公厅统一汇总,出台全市的《实施方案》。
同时,要求市政府组织好今年毕业生的抢人工作,一定要尽全力把长安的毕业生大部分留在长安,要出台《鼓励吸引高校毕业生在长安就业创业的意见》。
王鸿涛要求,实施“就业优先”“人才强市”战略,争取5年留下(吸引)百万高校毕业生在长安就业创业,着力打造创业创新人才高地。
王鸿涛强调,第一、要多渠道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拓展产业就业岗位,积极开发公益性岗位实施过渡性安置,落实一次性见习留用补贴和求职创业补贴,加大社保补贴力度,简化档案托管手续。第二、支持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培育创业新力量,加大创业担保贷款支持力度,全面落实大学生实训补贴,加大一次性创业补贴力度,加大优秀创业项目支持力度,提升创业孵化载体建设水平,鼓励高校毕业生“互联网+创业”。三、建立高校毕业生住房保障制度,加大大学生公租房保障力度。四、营造公平的就业环境,营造公平的就业环境,规范国有企业招聘制度。五、健全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机制,积极营造良好氛围。
宣传部要组织协调媒体开辟“大学生在长安就业创业”公益报道专栏,大力发掘和宣传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先进典型事迹,进一步在全市、全省、全国营造良好的就业创业氛围,吸引更多高校毕业生关注长安、留在长安,创业兴业、安居乐业。
这次的会议,奠定了长安市“抢人”政策的出台,彻底拉开了长安市“抢人”大幕!
下午,王鸿涛应住建局邀请,参加国家设计院关于长安唐皇城规划的调研。
见到国家设计院首席设计师武兴华时,王鸿涛客气的说:“欢迎武教授指导长安市唐皇城修复规划,武教授是汉唐建筑方面的国内第一人,能邀请到您为主导我们的修复工作,是长安市的荣幸!”
武兴华说道:“王书记客气了,应该说能参与长安唐皇城的修复,是我毕生的荣幸。要说汉唐文化,只能看长安。长安市下决心恢复汉唐雄风,实乃一大幸事,这是我毕生最想完成的工作!在我的工作室里,有过无数次构想,有无数的图纸。本以为要成为此生的遗憾,没想到王书记有如此大的魄力,老朽自当效死命。今后五年,我将扎根长安,倾注所有的心血,唐皇城将会是我这辈子最后一个作品!”g
动力是成功的最大保障,王鸿涛说道:“武教授有什么要求尽管提,需要哪方面的人才,我们可以满世界去挖!”
武兴华笑着说:“王书记是揣着金元宝讨饭呀,可以说全国对于汉唐文化造诣最深的那群人都在长安,秦省设计院的几位大拿,你们长安设计的几个设计师,还有长安交大、秦师大的几位教授,都是行业翘楚,是我们国家设计院的座上宾,如果他们能加入,我就更有把握了。其实,让他们来搞,我都是多余的!”
“武教授过于自谦了,您放心,请把名单给我,我亲自去省委要人,有任何要求,长安市一定尽全力满足!”
“王书记,我还有个疑问,不知你对唐皇城的构想和期望值是什么?这将关乎到我们的总体设计。”
王鸿涛想了想说:“要彻底改变长安老城‘有古城墙而无古城的局面’,保护与恢复历史街区、人文遗存,传承历史文脉。唐皇城复兴规划,不是建旧如旧,更不是照搬历史,而是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中的传承与再现。通过古代文明与现代文明的结合,历史与未来的相辅,给后人留下辉煌与震撼,留下思考和借鉴。走进唐皇城,就像走进了汉唐文化,重现盛唐时期‘客似云来、聚宝金市’的风采,打造古色古香以传统为主,专属长安独特风格的城市品牌。整个项目文旅局要参与进来,因为我们重塑唐皇城最终目的还是发展旅游业,要把休闲、购物、旅游等商业布局和唐皇城完美的结合在一起。按照国家化、生态化、人文化、市场化的要求,最终形成国家重要的历史标志、长安人最重要的精神象征、旅游服务中心和长安历史、文化、民风、民俗集中体现区!”
武兴华赞叹道:“王书记真是一语中的,观点是真知灼见,和我的想法不谋而合!还有两个问题,想请示一下王书记。这段时间,我们已经调研了8次,有了初步的构想。古唐皇城位于今长安市内南城区西部,宫城位于西北部,两者面积约为九点四一平方公里,行政中心要外迁,老城人口将疏散,建筑高度将降低,建筑密度将减小,环境质量将提高。计划3年内将老城人口从40万降到25万,建筑密度降至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