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怕鬼敲门!
“王书记,欢迎来我院视察指导工作!”
“院长同志,医院管理的不错!看看患者,都很安静,这就说明大家的服务到位了。一定要转变观念,医生不是高高在上,大家都是为人民服务,绝对不允许高人一等。”
“书记批评的是,我们一直在努力提高!”
“院长,马上医改了,不知道医护人员都有哪些反响?”
“王书记,不是我恭维您!自从您的访谈报道后,打消了大家的疑虑。就像您说的,大家都要养家糊口,谁都想多挣点钱,我们医院比较大,不管是医生还是护士,大家都在连轴转,忙的时候别说三班倒,两班倒都做不到,大夜上完中午12点继续到岗。但说实话,我们不比那些小医院多挣多少钱,有时候人家生财更有道!时间久了,大家就会有怨言,积极性各方面都上不来,队伍不好带!”
王鸿涛笑着说:“你这个院长不错,敢说实话!这样就很好,有问题就反映,最起码要为手底下的人呼吁,大家才服你。你说的问题,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已经在研究制定政策,医改的时候你们的收入都会涨。不过也不是吃大锅饭,绩效还是要的。你从专业的角度说说,对医改提提意见,你们是一线战士,意见很宝贵!”
“书记,那我就说了。群众反映,药费贵可以少买,但各项检查费却不能省,‘看病贵’”依然存在,最主要的问题不在医院。价格是物价部门定的,药品、诊疗费,手术费都是国家定的,医院一点权限都没有。之所以那么多人误会医院,主要是因为这部分费用是在医院产生的,所以矛盾的焦点会聚集在医院,但是这个问题很大一方面是需要政府来解决的。建议加大对医院取消药品加成的补偿,制定相关政策,避免医院靠减少病人用药时间及分科开药挂号增加医事服务费补偿的现象。在药品招标方面,药物、医疗设备国内统一网上公开招标,让医生和患者参与药品和医疗设备的选择,减少流通环节和权力寻租,以减少或杜绝医疗购销领域的腐败现象。”
王鸿涛不停的点头,说道:“请问院长高姓大名?”
“王书记,免贵姓刘,叫刘继虎。”
“刘院长,你提的问题很专业,必须要让医改政策组的人充分考虑到。这样吧,我觉得政策制定得多一些像你这样专业人士的建议,明天早上你去医保局报道,我会给他们交代,你加入专家组吧,为医改出一份力!”
“王书记,但有所用,敢不从命?明天早上我就去报到。”
王鸿涛对拓晓军说:“这件事你落实一下,一定要让他们高度重视专家们提出的意见。”
7月27日,中组部网站公布了一批人事任命,其中一条引起了秦省的震动,让长安市民众欢呼雀跃,任命王鸿涛同志为秦省省委副书记,兼长安市委书记!
7月28日,中组部部委委员、干部一局局长林子帆亲赴秦省,宣布王鸿涛的任职决定。
自此,王鸿涛彻底走向了省委的舞台,担任三巨头之一的省委副书记!
七月下旬,长安市医改新政到了攻坚克难阶段,有个问题一直困扰着大家,就是考虑到医疗水平和服务质量,相信很多参保人员在选择定点医疗机构时,会集中选择一些名气比较大的综合性医院,这样就有可能导致患者看病集中,医院方面应付压力增大的情况。
问题反馈到胡昊这里,市长也被难住了,于是大家一同前往市委,向王鸿涛书记汇报。
听完汇报后,王鸿涛思考片刻后,说道:“医院方面是否已经做好了准备,医改新政执行初期,你们考虑的情况必定会发生,都上大医院,小医院就没人去了,看病扎堆,医院服务水平和医疗质量有所下降,这是无法避免的,我们只能尽量不希望它是这样。gonЪoΓg
选择这样一些综合性的大医院的话,最看重它的是什么?还是服务质量呗!那么就要想方设法提高那几所大医院的服务质量,建立优质的门诊流程,增加专家门诊、专病门诊、节假日专家门诊。对于各大医疗机构加强竞争意识,提高医疗服务水平也是一次难得的机会。对此,你们要加大监管,在最大程度上确保参保人员能够满意就医。事情往往利弊共存,可能段时间内促进长安几所大医院高质量发展,挤进全国超一流医院行列。
此次选择定点医疗机构,主要针对门诊就医,住院不受限制。而相对于一些大病,重病,门诊统筹主要针对一些常见病,多发病,所以,建议参保人员平时多到基层医疗机构,也就是社区医院就诊,没必要非去二级或三级医院,以避免看病扎堆。同时,相对于二三级医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也有其独特的优势。老百姓看病比较方便,离家很近。同时搞一搞‘出诊到家’服务,给免费测血压,量体温,可以在家中输液。我们平常感冒发烧,常见病啦,慢性病啦,在我们社区医院看病,比较方便。此外,在我们社区看病,报销比例不如提高到98,取消门槛费。免费我们不宜搞,但是接近免费问题不大,也花不了几个钱。
此外,新政实施后,可能会出现医疗机构为了争抢参保人员,而采取的一些不正当的手段,人社局、医保局、卫健局等部门一定要加大监管和督查力度,一经发现违规行为,将严肃查处。轻则暂停其作为医保定点医疗机构的服务,重则取消其医保定点资格。
定点医院的选择看似一件小事,市民选择起来也很简单,但是这选择的背后,包含着百姓对于所选医院的巨大的信任,这种信任是医院生存的基石。作为院方,只有时刻对这种信任心怀敬畏,始终强化患者可能随时离你而去的危机感,细心周到,精益求精,让患者真正感受到家的温暖,才能让医院在竞争中收获更多的信任。
既然问题无法避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