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糟的成绩单摔了满地。而后周寄榆就被“流放”到了南方的湾市,入学汇川中学高中部国际班,由在湾市养老的爷爷奶奶亲自看管。 湾市的气质与京城截然不同。如果说在京城,一块广告牌掉下去,砸中的全是千万身家,那么在湾市这个不到40年积淀的新城里,好山好水好无聊,供富家子弟消费娱乐的场所少之又少。甚至读国际课程的中国学生都要少很多,在京城周寄榆读单独的国际部,在京城周寄榆读独栋的国际部,而在湾市最好的汇川中学,国际班跟普通高考生挨在一起。这里有国际需求的生源大多被一河之隔的港城吸走。 周寄榆的叙述中,对这段时间只草草略过。 他离开得并不光彩,周家优秀继承人的形象轰然倒塌,他成了别人茶余饭后的谈资、指指点点的笑柄。从京城到湾市大约两千公里,航程需要三个半小时。 十五岁的周寄榆就这样斩断了他的幼年,来到一个全然陌生城市。 一切都是新的。 新的居所,新的学校,新的饮食,新的生活习惯,操着一口京片子的周寄榆努力适应着不会卷舌的阿叔阿伯。 时润清遇见的,就是这时的周寄榆。 榆树适应性强,耐干耐冷、耐中度盐碱、耐雨季水涝,周寄榆似乎天生具备融入环境的能力。湾市人务实、奋进,而时润清更是其中的佼佼者,给初来乍到的周寄榆亿点点卷王冲击。 在他过去的生活圈里,从没有像时润清这样的人,这让他意识到自己活在一个怎样的空中花园里。 周寄榆尝试输出大段彩虹屁来论证:自己如何如何被时润清的活力吸引,如何如何被她的聪慧折服,如何如何被她的光芒照耀…… 时润清适时捂嘴,表示自己耳朵已经起茧子了。 总之就是,榆树喜光,周寄榆选择向阳而生。 到这里,周寄榆才终于讲到他以为时润清接受保送庆大,回了北京顺利考上他以为的时润清会读的学校,结果却是阴差阳错,天南地北。 但是,这世上没有谁离了谁不能活,更何况只是一个路过的暗恋对象,他跟时润清那点浅薄的交集并不会让他念念不忘这许多年。 周寄榆很清楚,他只是意外来到了湾市,终究还是要回到京城,他们俩就像两条直线一般,短暂交叉之后只会愈行愈远。于是,周寄榆只把时润清当成暗暗激励自己的榜样,一抹暗夜中指引自己的月光。 三年后再回到京城,他从容地行走在旧圈子猜疑的目光中,走自己品学兼优、校内校外两开花的阳光大道。 转折发生在周寄榆创立旋风科技之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