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天然小说>游戏竞技>古代种田,老婆孩子热炕头> 第94章 土豆大丰收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94章 土豆大丰收(2 / 3)

,哎呦,那个惨哟。

差点把昨日吃的夕食吐出来。

李氏靠衣裳才认出人来,李氏受不了,当场就撞到石壁上死了。

按祖宗的规矩,枉死横死的人不能入祖坟,不然会搅得村里不安宁,破坏村里的风水。

咱们村祖祖辈辈都受穷,好容易在大郎的带领下一年比一年好过了,决不能让他们在村里作怪。

因此将他二人就地掩埋。”

“死了,怎么会死了呢?”

这个消息不亚于晴天霹雳,姚氏三人顿时哭的声嘶力竭,四个小姑娘吓得大哭。

周信出门头一天是跟李杏娘一个屋,周信为什么去土匪窝李杏娘绝对知晓。

李杏娘也不是会为男人寻短见的人,这中间肯定发生了什么。

姚氏不敢问也不敢将心中的疑问说出来,只能跟另外两人一起为自己未知的命运痛哭。

没了男人又没人愿意娶她们,就会继续被强行官配。

头婚尚且不如意,二嫁可想而知会过什么样的日子,孩子也跟着受苦。

“周二郎怎么就跟土匪搅在一起,去土匪窝到底是干什么?”

“谁知道呢,倒是看不出李氏是个痴心的。”

族长拄着拐杖,眉头拧成一个疙瘩,厉声呵斥:“别哭了,想想以后的路该怎么走,是留在村里找户人家继续过日子,还是孩子生了回娘家等着官配。”

姚氏三人肚子里都有孩子,周信死了未出世的孩子就成了遗腹子。

这世道自己活着尚且艰难,没有男人再拖着孩子,不敢想会面临什么样的境地。

可打胎不比生孩子风险小,三人想了想,决定生下孩子再做打算。

“李杏娘已死,只要你们还在周家一天就要当成自己的闺女照顾,若是亏待,我们大营子沟就容不下你们。”

族长一番敲打,姚氏三人不敢不从。

难缠的李杏娘死了,她们更愿意留在大营子沟生活而不是改嫁,但这不是她们能决定的。

只能走一步看一步。

长了心眼的人都能听出村里人怀疑周信和土匪勾结,姚氏根本不敢提出去周信的埋骨地拜一拜的话。

解决了两条毒蛇,平安镇的几个村子都迎来了土豆大丰收。

正值雨季,雨量少的可怜。

大家对周诚说的话上了心。

一旦明年后年发生大旱,粮食低价卖了按这个价格可买不回来。

因此家家户户收了土豆,但凡不缺钱的人家都不愿意卖。

留下一部分做种,剩下的七成切片晒干,三成做成粉丝。

村民们如火如荼地忙着。

周诚家种在土豆地里的萝卜发芽了。

李父的伤养好全家搬到大营子沟。

李家人没住进周诚家的四合院,而是跟黄家人住一块儿。

除了几间青砖瓦房还有两间土屋,足够住了。

跟女婿一家住在一个屋檐下始终有些不方便,产生矛盾就不好了。

李家人安顿好,红薯也可以挖了。

远在几千里外的杜武仿佛长了千里眼,开始挖红薯的第三天,他的人就到了。

红薯一车车拉到禹州城,再由水路南下。

做出一批红薯粉条,玉米和其他农作物陆续成熟。

这时阿木尔的车队来了。

她带来一车牛肉干和牛羊皮送给周诚与李芙蕖作为谢礼。

压实用牛皮包裹起来的羊毛有十车,这些是用来换粮食的。

周诚喜欢跟言而有信的人打交道。

将阿木尔抵押在自己这里的臂环还她,并送她一车红薯。

阿木尔带走了十一车土豆红薯玉米和大豆。

玉米大豆高粱留下些自己吃,多余的周诚让杜武的人拉走。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大豆和高粱就是他对杜武的支持。

粮食收完要摘冬瓜。

黑皮冬瓜产量高,遍地的冬瓜让周诚痛并快乐着。

冬瓜水分高容易腐烂,远没有粮食受欢迎,拉到南方不划算。

先前合作的大客户去了外地谋生,卖给散户太浪费时间。

没有更好的储存方法,就切成片穿在竹竿上在阳光下暴晒。

数量太多没那么多时间削皮,直接就切片晒。

没有吃的时候,一块树皮都能让人打的头破血流。

到那时谁会嫌弃口感不好的冬瓜皮。

忙碌几个月,地里就只剩下还没长大的白萝卜。

黄达成一家在这三个月忙成了陀螺,郑氏做到了多做事少说话。

李家众人也忙的团团转。

不谈亲戚关系,按劳分配。

周诚分给他们的一半是大豆和高粱,一半是红薯土豆。

黄达成一家早一个月来,一家六口都舍得出力气,分到的粮食差不多是李家的两倍。

手里有粮,心里踏实,一家人乐开花。

抑郁悲观的黄淑娟脸上的笑容越来越多。

李家分的粮食也不少,够吃到后年开春。

比在县城干苦力划算。

剪下来的羊毛很脏,得洗出来晒干到冬天才能纺成毛线织毛衣。

这个活儿由郑氏和李家婆媳六人承包。

羊毛上的杂质油脂去除,用草木灰水反复揉搓,清洗干净后晒干。

周诚找谭木匠做了十个纺锤,就等猫冬的时候再进行下一步。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