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念头……”
说到这里,木中之人突然停下自己的讲述,向对面的小余问道:“你可有在听?”
小余一愣,急忙回答道:“我在听。”
顿了一顿,他又补充说道:“我只是在想,故事里的这个主角要向自己的伯父伯母寻仇,这似乎有些不合情理。”
木中之人问道:“此话怎讲?”
小余沉吟道:“且不论他的父亲是善是恶,他从小就没见过自己的父亲,更别说什么父子恩情。反倒是他的伯父伯母将他抚养成人,要论恩情,原当胜过一个徒有虚名的亲生父亲才是。他又怎能为了一个所谓的亲生父亲,就下手去杀害自己最亲近的伯父伯母?”
说到这里,他不禁苦笑一声,又说道:“就好比我的亲生父亲是谁,至今也没有人给我一个准话,要论父子恩情,我这个亲生父亲,恐怕还比不上当年收养我们几个孤儿的老爹。倘若有人告诉我说,我的亲身父亲就是被收养我的那个老爹所害,要我杀了老爹替父报仇,至少我是下不去手。”
听到小余这番话,木中之人不由地微微一笑,说道:“你之所以有此想法,是因为你生长在这南疆荒僻之地。须知中原汉人,自古便将君臣父子、纲常伦理看得极重,杀父之仇不共戴天,原是在常理之中。”
说罢,他又继续往下讲述道:“左右只是一个故事,我只管讲,你只管听便是。
正如你方才所言,这位少年侠客几次三番想要谋害自己的伯父伯母,却因亲眼目睹了他们为国为民的侠义之举,而且还对自己一片赤诚,再回想起过往种种,到底还是下不去手,只能将这份杀父之仇深埋心底,孤身浪迹天涯,十六年间再也没见过自己的伯父伯母。
直到一次偶然的机会,已经变成中年侠客的故事主角,撞见伯父昔日的一位瞎眼师父,经过双方一番畅谈,侠客才终于知道了自己亲生父亲卖国求荣、忘恩负义的不堪过往,以及他害人不成反害己,终究自取灭亡的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