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治城(2 / 2)

显得她对百姓所求的上心。

至于米粮的收购,她并不着急,若是突然在城中收购粮草只会引起粮价的波动,造成恐慌,而且,她手中不是还有那些大族吗,她可是贴心地给了选择,可以用粮食来算作赎金。

她向随侍的兵将招了招手:“去同姜将军说一声,让那些老爷子再写一封信回家催催欠款。”

小兵领命退下。

本就急得如热锅上蚂蚁的各家人聚在一块也没商量出个对策,此时又收到各自父亲的来信,已经有人坐不住了。

“我爹身体不好,这已经一日一夜过去了,还不知道在刺史府中怎么受磋磨,不就是我白家的一半家业吗?我这就给他们送去。”开口的人儒生打扮,生得文气十足,此刻却颇有魄力,对在场的众人拱手告辞:“恕白某先行离去。”

有了一人开头,其他人也不再坚持,相继家去安排送赎金,徐家的大爷同何昌荣向来交好,他拍了拍何昌荣的肩:“何兄,这伙人势大,先将老爷子救出来再想他法吧。”

一车接着一车的钱财与粮食运往府衙,管理粮仓的小吏见着了都合不拢嘴,换了一个顶头上司好像真的不一样了,他们回来的真对。

楚元漪先往粮仓溜了一圈,小吏堆着笑说新遇到的苦恼:“苏姑娘,这粮仓都快堆不下,还有不少送上来的是陈米,恐怕不好存放。”

对各家用陈米来糊弄抵债,楚元漪并没有生气,逼到这种程度已经可以了,免得兔子急了也开始咬人。

小吏还等着这位苏姑娘出什么大招,再磋磨一下大族,却见苏姑娘大手一挥,让人将陈米都抬了出去,要送粮施粥,这可真是大善事啊,他嘴角的笑意就没有停过。

府衙的门口很快搭起了粥棚,几个山寨中带下来的健壮仆妇围着几口大锅忙活,添柴的添柴,打粥的打粥,小小的一方粥棚萦着融融暖意,漫天冰雪带来的寒冷也被驱散了不少。

河阳城并不算富裕,不知怎么熬过这个寒冬的大有人在,一时间府衙门前施粥就传开了去,从粥棚摆出来开始,排队的人就没有断过,便是过路的行脚商也会跑去讨要一碗粥,给家中节省一点口粮。

当然也有耍滑的,不断地排队讨要粥,施粥的仆妇即便发现了也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苏姑娘交代过,随他们去,一个人只有一个肚皮,再耍滑又能吃下多少呢?

楚元漪不差钱,也不差粮食,除了从大族中收来的粮堆满了官府的粮仓,她也已经让人去督造新的粮仓,石竹与冯宁生会从富庶的南边收购了粮食送来。

至于何老太爷这些人,她说到说到,亲自送他们出府衙,他们在刺史府中的两日,除了第一日外,其他时候并没有受到半分薄待,但偌大的家业生生地被抢去大半,攒下的基业也要尽数交出,一个个是半分好脸色也无地挥袖离去。

望着各家的马车离去,楚元漪抱着汤婆子立在衙门前,目光转向不远处冒着热气的粥棚,还有长长的队伍,他们的衣服不整洁,甚至一看便知里头没有多少棉絮,但只是一碗粥便让他们的脸上出现了期盼和幸福的神采。

“宋叔,你说我会不会做错事啊?”她不信自己是妖书中书写的人物,也不信自己的命运被其左右,她以天下为棋局,百姓为子,推动改变着很多的事,可也会有迷惘的时候。

好比现在,她所见的人都是鲜活有生命的,可她却是单纯地为了自己,去推动乱世的到来。

是的,她很自私,所有对外响亮的口号都是在算计人心,她所为归根结底都是为了自己,她想保住的人也唯有身边的而已。

如此,她同那个操纵人命运的妖书好像也没有区别?这个认知让她觉得很痛苦,她会不会做错了。

宋琨不知公主为何这样问,但他不错漏地注意到公主眸中的透出的脆弱,他们的小公主平日里再坚强,也始终是个失去很多的小姑娘啊,他柔和了嗓音,道:“我只知殿下做的都是利国利民的大事,何错之有?他们脸上的神情就是最好的答案,是殿下让他们吃饱了,以后还会让他们穿暖,每个民户都能有土地耕作,每个商户都不用担心受到剥削,每一个将士都能真正地保卫国家。”

“便是有错也该是弘文帝一大家子的错,他们辜负了楚帝的信任。”宋琨如今对弘文帝早没有了敬重,这两年他们一大家子做的都是什么事啊,最上头的一个痴迷求仙问道,年岁正当的两皇子又带着朝臣内斗不断,好好地国祚都被折腾得四处漏风。

他相信,便是没有公主送上去的玄清道人,也会有文清,玄德之类的道人,他都要庆幸公主的敏锐,才能远离了京城还能有这样一张牌在手中。

前些日子,公主同他推断二皇子可能会造反,还可能会将弘文帝的死推到玄清的身上,他听得瞠目结舌,秦煜真胆子肥了,大逆不道的事情都敢做。

虽然事情还没有真正的发生,但从公主口中推断出来,他觉得八九不离十,当即同公主一同为这个可能做了新的布置,只希望京中能一切顺利。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